大国经济的特征及其层次性 (2)

大国经济的特征及其层次性 (2)

大国经济的典型特征

所谓典型特征就是集中突出的个性特征。大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应该是大国经济比较集中的特殊表现,是从大国经济的典型化事实中概括出来的集中突出的特征。与初始特征相比,典型特征构成了大国经济理论研究直接的现实基础,它将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出发点。

典型特征是需要经过抽象思维加工才能获得的客观现实特征。库兹涅茨(1965)曾对大国经济的典型特征进行概括,表述为大国经济差异性、资源和市场的规模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分工多元性和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的需求推动模式。钱纳里和赛尔昆在(1975)分析大国模式时,也涉及了一些典型特征,如大国内部市场的主导性、高投入和高储蓄以及经济结构的复杂性等。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往往把初始特征和典型特征混同,这种混同减弱了理论分析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笔者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典型化事实的基础上,从宏观视角对大国经济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一是市场需求的规模性与内生性。大国人口众多的初始条件,不仅产生人力资本充裕的效应,而且产生市场需求巨大的效应,既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而且往往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二是大国要素禀赋的异质性与适应性。从要素禀赋的特征看,大国不同区域以及相同区域的要素禀赋都呈现差异性,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形成一种能够使不同要素较好地发挥作用的耦合机理。

三是大国经济结构的多元性与层次性。从经济结构的特征看,大国不同区域以及相同区域经济呈现多元性,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结构。大国要素禀赋的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产业间分工;要素及产业的空间集聚,导致区域内部的产业内分工,不同层次的分工促进分工的深化,与不同层次的要素禀赋相适应,形成多元的经济结构。

四是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大国的巨大市场需求提出了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的要求,大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提供了条件。大国不仅要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而且在经济起飞初期就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大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往往难以从国外市场得到满足,因而不可能像小国那样重点发展少数几个产业,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循环体系。

五是区域经济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大国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势,使大国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

六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大国凭借资源和市场的规模优势形成经济发展的内部循环系统,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可以较好地抵御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实现稳定和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