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先 以德育人
在校长赵明跃看来,“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为教育之本。”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认真落实《中学德育大纲》,将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工作的首位,在“陶冶德行”上下工夫。以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为核心,以有效学习为着力点,相继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了德育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坚持常规德育工作和传统的德育基本形式,并不断创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德育效能,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内在学习潜能,大力加强素质教育,精心打造职业英才。
满园花开,香满彭州。在彭州,说起一中学生,很多家长都会翘起大拇指。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学校坚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的结果。通过大力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校外参访活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组建业余党校、团校、校园广播站、心理咨询室,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各种主题班会、座谈会、报告会、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校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篮球赛,参加省市各级各种技能竞赛和创新竞赛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学雷锋系列活动、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义务募捐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学校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德育工作重点,高一段新生:行为规范教育、礼仪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高二:集体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三:爱国主义、理想前途教育,注重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追求教育的实效性。
彭州一中重视师德建设,注重育人理念的更新。学校确定以理想引领的正面教育感化教师,以榜样示范的骨干力量带动全体,以集体教育、个别谈心的工作方式鞭策后进,以各种讲座、讨论和培训来学习理论、更新理念,把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方法得当、水平高超作为全校教师努力的目标,育人队伍素质和面貌整体提升。
在强调学科渗透的同时,学校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育人作用。学校特别强调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习惯和意志方面的教育,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法制意识、爱国主义的教育。
学校还经常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强化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3名专职心理教师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负责实施的灾后心理重建教师培训项目启动仪式在该校举行,北大著名心理学家钱铭怡教授对该校心理咨询工作予以了指导,该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和心理咨询工作走在了彭州市,乃至成都市的前列,成为该校的一大工作亮点。
学校注重德育网络建设,与关工委、辖区、家长委员会一起,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积极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家校共建”活动,聘请派出所人员担任法制校长,邀请家长代表,定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齐抓共管,共同搞好学生素养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后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百年名校到近年来不断刷新纪录,彭州一中的办学历程,无疑是一曲曲波澜壮阔的奋进篇章。这个过程,既有领头人的远见和视野,也有老师们的知识和智慧,更有全校教职员工们的齐心与协力。在如今“名校林立”的教育格局下,位于成都三圈层的学校如何强势突围,彭州一中正以自己的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目标,鲜明的办学特色,扎实的办学质量书写着辉煌的教育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