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以简政放权为核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2)

江苏:以简政放权为核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2)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只有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简政放权,努力打通政府职能转变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让政府切实地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也才能真正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改革目标。当前,简政放权要围绕着增强市场活力这个着眼点,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实现整体发力和系统推进。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充分发挥事前审批“准入”功能的同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积极探索新型监管模式,进而通过对行政审批权的“减、转、放、免”,有力发挥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管职能。在此基础上,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府监管与发挥江苏政府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努力把江苏打造成行政效率最高、审批事项最少、发展环境最优和市场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简政放权重在落实 转变职能务求实效

要始终确立“善政必简”的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政府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通过循序渐进地“放权”,逐步交给市场和社会,让政府的职能结构更加优化。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目标,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转而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进一步发挥司法监督、维护和促进依法行政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政府和市场的新定位,扎实推进简政放权的各项工作,制定出详细的权力目录清单,以政府权力的“正面清单”规范政府行为,以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激发市场活力,继续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个优势创造有利条件。

要牢固树立改革的全局观,突破传统思维的惯性和自身利益的藩篱。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有“向自己开刀”的勇气和担当,确保简政放权的各项改革真正到位、见效,不能各自揣着“小九九”,打自己的“小算盘”,更不允许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走过场”和“变戏法”。同时,要集中解决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过程中存在的放权不对位、放权有水分和放权不彻底等“肠梗阻”现象。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晒出权力清单,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权力“下放”和“外放”的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让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真正转化为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