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2)

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2)

提升政策执行能力构建责任机制

有效的政策执行对于落实政府制定的决策,完成政府规定的具体项目,实现政府的政策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政治生活中,常常因为复杂的政策过程、官僚机构的互相掣肘等因素导致政策执行偏离政策目标设定的轨道。第一,紧抓政府重大项目的落实工作。英国重大项目评估报告指出,过去几年政府仅有三分之一的重大项目按照预定时间和经费顺利完成。总结其原因为公务员队伍缺乏必备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政策制定者缺少对于政策执行细节的具体指导性配套意见。第二,建立一套跨部门的基于具体操作绩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各部门以季度为单位上报相关信息,并置于中央政府、议会、公众和部门委员会的直接管理和监督下。第三,强化“会计主管”的责任,提高其监督政府重大项目是否有效执行的透明度。要求会计主管在重大项目执行计划书上签字备注,并在重大关口进行强制审核;同时,建立“前会计主管”就重大项目执行情况向内阁委员会汇报的制度,充当内阁委员会再次核实重大项目执行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应证。第四,加强各部门部长对于常务次官的任命和管理权,以此使各部门部长对于议会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第一责任。在传统“政务—事务”相分离和遵循公务员行为准则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各部部长对于常务次官任用的话语权,并有权力征募一些临时性的从事管理工作的公务员。

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

通过加强公务员技能培训,改善组织绩效管理水平来整体上提升公务员队伍的能力素质。第一,更加重视公务员队伍运筹管理的能力,将是否具有丰富的操作层面的管理经验作为公务员职位晋升的重要考核依据。第二,更加重视公务员队伍作为整体而具备的能力素质。传统上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更多地是针对公务员个体进行不同岗位、不同职位的短期锻炼和培训,往往导致公务员队伍作为整体的能力缺失。为克服传统的缺陷,改革方案将会从整体部门利益、稳定性和实效性考虑如何培训不同的公务员个体,从而避免个体公务员在整体队伍中所造成的“持续性短期职位”现象。第三,制定公务员能力提升的5年计划,特别是在更多服务外包的背景下,提升公务员队伍的商业运作和服务外包能力。第四,提升公务员队伍的领导力。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针对不同群体的“快速通道”提升公务员的领导力。第五,加强公务员机构与私有部门的人员交流,赋予灵活性。促进两者间的人员交流、文化适应和相互理解,为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与私有机构的合作铺垫基础。第六,保证各个政府部门中常务次官都有至少两年以上的运营管理经验,同时,各个部门常务次官的聘用应保持在实际操作管理技能和政策建议咨询方面保持适度均衡,强调公务员队伍多岗位、多部门的锻炼。

创造更加现代化的公务员职业打造高效、专业和有归属感的队伍

2012年公务员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进一步改变公务员的职业价值和待遇。在文化上更加倾向于“快速、扁平化、结果导向”的趋势;在工作时间和方式中推行更加“灵活、便捷和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在公务员技能上更加强调掌握“信息技术和项目管理”的能力等。

第一,建立基于“快速和结果导向”的公务员评价机制。运用定期绩效评估鉴别履职情况,针对于不达标的绩效考核专门进行学习和培训。第二,基于新的公务员“胜任力模型”来改变公务员的行为准则,推动公务员文化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文化仍被外界诟病为“过于谨慎和行动迟缓”,积极推动公务员文化向“灵活、快速、扁平化和结果导向”的转变。第三,成立“公务员工资审查委员会”,改革普通公务员和高级公务员工资制度(此改革英国政府正在调研阶段)。第四,管理绩效结果。最新公务员抽样调查表明,只有37%的公务员认为结果较差的绩效评估得到了及时处理,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应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强化对于绩效评估的管理工作。第五,及时升级公务员队伍的信息系统(IT系统),更好地促进公务员工作的灵活性,部门间信息的共享性,以及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