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3)

共同富裕: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3)

 三、逐步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场攻坚战与持久战,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深化改革,统筹谋划,综合施策。

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共同富裕,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实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是整个经济活动的起点并居于支配地位,它决定消费。因此,首先要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没有发达的生产力作为基础,社会财富的“蛋糕”做不大,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走共同富裕道路,让13亿多人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在改革开放中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脱离现实客观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和水平,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是吃过苦头的,历史的教训必须牢记。

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必然产生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两极分化,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因此,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作用。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党的十八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这些论述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供了明确遵循。走共同富裕道路,既要注重效率,体现收入差距,充分调动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更要注重公平,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然,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水平富裕起来。如果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不但难以做到,更重要的是会抑制人们的创造与创业精神,抑制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实施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重要方针。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矛盾,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破解的最大难题。逐步缩小这两个差距,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在积极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少取多予放活方针,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有效机制,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更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特别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扶贫开发,进一步创新制度和增加投入,加大对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特别要加快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坚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也是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所决定。要使全国人民都懂得,我国真正富强起来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其中包括长期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把“艰苦创业”作为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情。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我们都将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业时期;人民生活的改善只能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能要求过急过高。同时,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中推进现代化,处理好积累与消费、建设与生活的关系,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十分重要的,就是要千方百计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财力、物力和各种资源。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做到兢兢业业、实干苦干,才能切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追求奢侈、挥霍浪费的现象严重,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树立执政新风,大力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与支持。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尖锐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一重要指示,既切中时弊,又意义深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伟大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作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