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是促进沿线国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现实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地理区位等方面各自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为彼此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地理区位为例,通过“一带一路”可以将中亚、南亚与东亚经济板块连接起来,而中国正是连接三大板块的枢纽和桥梁,中亚国家可借力中国,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东南亚国家也可借助中国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合作,这种跨区域合作的能量不可低估。再以我国的市场、资本和技术为例,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正处在消费转型升级阶段,市场规模不可估量;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位居各国之首;具有技术优势的产业水平越来越多,尤其是高铁技术更是处在领先地位,而这些正是沿线国家发展中所需要的。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促进区域市场深度融合、要素有序流动,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因而是促进经济互补性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广西:形成全方位 对外开放发展的战略大手笔(3)
- 正确处理好改革中的若干重大关系2025-07-28
- 重磅微视频丨开放新高地 共享新机遇2025-07-24
- 学习·故事丨40年前,习近平表彰的“万元户”2025-07-22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奋力打开改革开放新天地2025-07-19
-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2025-07-18
- 中国理论网:以“六个坚持”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2025-07-14
- 让民营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2025-07-14
- 【党员课堂】曹永栋: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2025-07-14
-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2025-07-10
-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2025-07-10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当好“开路先锋”,推动现代化跑出“加速度”
- 新电商发展涌动新发展活力
- “网”“智”齐发力,促物流降本增效
- 粮安天下,3年减损500亿斤的中国贡献
- 向好向新,北京消费活力奔涌
- “三下乡”,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 “土特产”如何更好走向大市场?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张新:从抗战烽火到民族复兴——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 北京中轴线:在保护与创新中,千年文脉永续流淌
- 军歌嘹亮颂“八一”
精选视频
【新质生产力】如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 中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和切入点
有悖于“两山”理念的生态建设误区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两山”理念实践
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