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体现县域投融资机制的特色优势。当今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地方政府融资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信托、投资基金等已经在我国地方政府融资中实现成功运用。随着我省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县域投融资模式也必将有更多选择,这对县域投融资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各地资源丰富,生态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好,在考虑县域投融资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避免模式的僵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本着“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证券效益化”理念,拓展视野,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努力形成各具县域特色的融资平台。比如,宜春、九江、抚州等地旅游资源丰富,在开发一些旅游项目时,可以探索无形资源融资的办法,发挥生态特色优势,破解县域开发资金“瓶颈”。
坚持规范监管、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滚动发展。要充分体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责任,实现产权和债务平衡管理的转换,逐步改变目前县域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行政化、机关化状态,真正健全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杜绝以行政命令代替经济规律、以“长官意志”代替科学决策。同时,积极利用城市特许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等各类有形、无形资源搞活投融资平台公司经营,采取特许专营、公私合营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项目的创新,加快建立“以资养资、以项目养项目、以公司养公司”的生存机制,推动平台公司做大做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资源匮乏,是目前我省不少县(市、区)投融资机制创新面临的制约因素。今年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比如引进人才、双向挂职等。我省应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的干部培训基地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金融资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用好人才,推动全省县域投融资工作更好地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