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京津冀 改革新棋局(2)

落子京津冀 改革新棋局(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

编者的话:

奥斯陆、阿拉木图、北京。世界地图上,由北至南的一条斜线,串起了2022年冬奥会的竞逐者;再度迈入申奥节奏的北京,多了一位河北“搭档”——张家口。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大推力”“没有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后花园’走不到‘大前台’”……京张联手申奥,被敏感的外界舆论嗅出了另一层深意。

风起于青萍之末。眼下,京津冀哪怕一个微小的互动,都能触动人们的神经。

时间回拨到5个月前:

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座谈会,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由党的总书记主持会议,研究一个区域的协同发展问题,前所未有!”一时间,热议如潮;

行走京津冀,触摸发展新脉动,期盼在升温,认识在统一,行动在加快,变革在孕育;

渤海湾畔,又一个肇始于春天的故事,徐徐拉开大幕……

协同发展 时至势成

区域一体注入强大“国家动力”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天津武清区的台头村,是津冀之间的一个普通小村庄。

即便脑力仍健的老人,也很难讲清村子属地的变动历史:一会儿天津,一会儿河北,一会儿又回天津。

对于46岁的村民马全旺来说,看似复杂的变化其实模糊而又细微。乡音未改,民俗如故,老辈与在河北的亲戚仍旧走动。

燕赵自古是一家。

同处燕山之南、太行之东的京津冀,山同脉,水同源,文同根。不必追溯久远,仅仅上个世纪,北京(时称北平)、天津就曾先后做过河北的省会。河北唯一一所“211”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至今还坐落在天津。

30余年了,三地一体化的呼声从未间断,各种合作从未停止,但在学界、舆论眼里依然只是“起大早、赶晚集”“雷声大、雨点小”。

直至今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善弈者谋势”。这一回的协同发展,可谓时至势成。

势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势;

行政区经济日益向经济区经济转变,这是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渐次推进,这是势;

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京津冀明显是匹“小马”,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一体化程度等,与珠三角、长三角都有明显差距,需要尽快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成为新的增长极,这是势;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需要广袤的北方经济腹地作为支撑,京津冀不可或缺,这是势;

大城市病越来越重,京津与周边发展差距在拉大……各干各的无法独善其身,这些都是势。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