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破除六种错误的价值取向(2)

山东:破除六种错误的价值取向(2)

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拜金主义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错误、有害的人生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把赚钱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或最高目的,把拥有多少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和评价一切的唯一标准,把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看成是金钱关系。有的党员干部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归结为“干部拿钱引,群众为钱干;一切向钱看,没钱玩不转。”有的党员干部视公权为私权,认为“我用手中的权力为别人办事,别人送给我的金钱是自己应得的回报”。这些党员干部,在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下,日益堕落成为金钱的奴隶,完全背离了共产党员应当为人民谋幸福的人生旨趣和党性原则,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

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享乐主义是一种颓废腐朽的人生价值观,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追求个人的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全部目的和意义所在。近年来,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在一些党员干部中逐步滋长和蔓延。他们奉行“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有的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甚至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有的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任意挥霍浪费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财富;有的在生活中,热衷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这些党员干部享乐主义思想日益泛滥,不仅造成奢侈性消费、非理性消费的恶性膨胀,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而且成为产生腐败现象的温床,损害着党的形象和党的肌体健康,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嫌贫爱富的价值取向。嫌贫爱富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主要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为企业家和企业“服务”上,热衷于为商务活动剪彩捧场,傍大款、捧大户,甚至为其提供“超国民待遇”挤占公众利益,而对于普通百姓特别是失地农民、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安危冷暖则置之不理、不闻不问,甚至肆意侵害他们的正当权益。党员干部嫌贫爱富,不仅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且最伤老百姓的心。随着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地向优势群体集聚,随着“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成为社会流动趋于固化的征兆和社会失衡的写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怎能不受到影响和破坏?

因此,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和长效的思想先导,是夯实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的根本建设。党员干部只有坚决破除错误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作者系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