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海南省委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各市县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频出新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亮点纷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党员驿站”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他们采取“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的模式,延伸“政府政务中心”的理念,把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民政、小额贷款、计生、新农保、综治等功能搬进村委会,做到在村里案结事了。村委会成了党员服务群众的“联心”场所、为村民办实事的“便民”中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基地。海口市推行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设专人联系民情,解决居民生活琐碎难题,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力争实现“管理全覆盖,服务零缝隙”。昌江黎族自治县创建“十星”农村(社区)两委班子评比制度,设立组织建设星、阵地建设星、制度建设星、服务群众星等“十星”标准,对应当前农村基层需要加强、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重点工作,提升基层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儋州市建立村街、乡镇和市里三级民情台账登记办理制度,由基层干部详细记录群众诉求,然后根据谁受理、谁办结的原则,跟踪服务督办到底,争取在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提供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
通过各种有力措施,海南各地基层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明显提升。今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给海南部分市县造成重创,在抗风救灾中,全省灾区的基层党组织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起到主心骨的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忠于职守、奋不顾身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特别是郭起森、林维勇、温和等6名党员干部,用自己的生命谱写出共产党人的光辉乐章,光荣牺牲在抗风救灾的第一线。在台风肆虐的时候,海口市演丰镇北港岛被几米深的海水淹没,900多间房屋损毁,水电通讯完全中断,危机四伏。坚守在岛上的10多位基层党员,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挨户将村民转移到防洪楼中,1140名群众无一伤亡。文昌市2000多名党员干部不畏风险、顶风冒雨,短短3个多小时安全转移翁田镇周边25公里范围内的18万多名群众,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诠释了海南基层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彰显出海南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积极成效。
转作风、惠民生、强服务,海南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四风”积弊得到有效遏制,党组织的公信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为民务实形象进一步树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2013年民意测评结果,群众认为海南省执行“八项规定”效果显著的达73.47%,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明显好转的达80.73%,对海南省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达71.22%,比上年提高13.63%,创2007年以来新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