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海南省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根本,坚持不懈转变干部作风,在民生建设上发力,在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发展。
一、认清“四风”之害,以转变作风为主线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化,直接反映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人民群众正是从党的优良作风中认识了我们党,从而团结在党的周围,跟着我们党走。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国友人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铁矿、石油,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及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中央先后赋予海南一系列比其他经济特区更加优惠的特殊政策,提供独特的发展机遇,期望海南充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毋庸讳言,相比这么好的自然条件,这么好的政策和机遇,海南欠发达省情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全国发达地区。究其根源,尽管有众多的客观因素,但归根到底还在于党员干部的作风和能力问题。从建省之初的房地产虚热、产业“空壳化”的畸形发展理念,到后来不时出现“炒概念”、“炒政策”、“炒资源”等现象,无不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漂浮虚夸的不良作风,特别是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庸懒散奢贪”行为,延误了海南发展,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干部作风和素质能力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和瓶颈,直接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海南省委始终把作风建设放在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特别是近年来,全省上下形成“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的共识,不断加大作风建设力度。2011年底,省委以整治“庸懒散奢贪”为突破口,出台26条作风整治措施。2013年初,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二十条规定及公职人员“庸懒散奢贪”行为问责办法,明确10类问责对象和40种具体行为,严肃查处了一批消极懈怠、失职渎职、为政不廉的干部。海南省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作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干部作风的主流是好的,全省党群干群关系是好的,但制约海南发展、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仍有不同程度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启动,海南就把开展好这次活动作为巩固近年来作风建设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干部作风和海南发展环境根本好转的天赐良机和“尚方宝剑”。活动中,海南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聚焦“四风”,不散光、不走神,分层分类对各种干部作风问题进行认真查摆整改:省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点解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省直机关重点解决闭门造车、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等问题;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点解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等问题;基层班子和干部重点解决作风简单粗暴、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等问题,努力用清廉务实的作风凝聚民心士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