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的三大内动力(3)

践行群众路线的三大内动力(3)

践行群众路线要有利益动力

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脱离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还强调“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党性的激发也离不开利弊的权衡,少不了内心的纠结与斗争。与其在实际为官用权的道路上,用人民的权力和国家集体利益去选择,不如在党性教育中完成这个心理体验。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前人是自己的镜子,照镜子正衣冠,作比较找选择。

利益动力就是要在正向引导中完成心理比较。一方面,在党性教育中开展依托红色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注重参与和体验。东北抗联是中国革命的最为艰苦的历程。重走抗联路,再回风雪林莽,再见崇山密林。听着故事,含着泪花。学员由衷地自我追问,“把自己放到那个环境里能做得到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潜移默化地感受着革命时代老一辈革命家的选择,体悟他们的人生与心境,比较今昔的信仰信念。

另一方面,请勤政廉政的优秀党员干部,结合亲身的工作经历和思想历程,把自己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无私奉献的事迹呈现出来。引导学员思考人生。勤政的模范,放弃个人的安逸,完成百姓的责任,我们做得有人家好吗?相互讨论,自我追问,内心渐渐明白了道理,用模范的力量说明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成为优秀党员干部,才能有成功的人生。

总之,发现理论力量,完成心灵感悟,实现情感共生,强化利弊较量,完成好坏比较。通过这一途径,激活了内心,触动了灵魂,形成了信仰,践行群众路线也收获了真正的动力。

(作者单位:吉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