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碎片化是世界的危险

全球治理碎片化是世界的危险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坠毁惨剧震惊世界,大部分报道都认为这是一起人为的袭击,而且同乌克兰内战有关。在全球相互依存如此深入的今天,此次事件不得不让人感到困惑:我们是不是回到了冷战时代?去年以来,乌克兰接近欧盟引发的危机发展到现在的内战,战场虽然在乌克兰,但谁都清楚背后则是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大国战略对抗的游戏。

此次马航坠毁事件中大量死亡的乘客主要来自荷兰与马来西亚,这些遇害者既与乌克兰内部纷争无关,更与美俄对抗无缘,却非常无辜地卷入到了大国地缘政治漩涡中。这正是“大象打架,草地遭殃”典型的冷战式的牺牲品,与冷战时期的大韩民航客机击落事件如出一辙。

在马航事件发生前两天,金砖国家在巴西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俄罗斯积极寻求同中国发展特殊关系,这也让人们感到世界似乎在向两个集团方向发展。世界将进入新冷战的讨论也随之迅速升温。

世界回不到新冷战时代

不少专家认为乌克兰危机导致美俄空前的直接对立,美欧对俄罗斯采取了经济制裁,受到孤立的俄罗斯则迅速靠近中国来缓解西方压力,他们认为中国在亚太则面对美国的“再平衡”同样需要缓解来自美国的压力,这就让中俄接近结盟,并且通过金砖五国集团的方式同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对抗,一个标准的新冷战图景也就被描绘出来了,随之而生的地缘政治竞争将取代全球化相互依存的观点。然而,“新冷战论”不切实际地估计了国家集团为了相互对抗所需要的内部凝聚力。

首先,中俄不会形成冷战式军事同盟,政治上虽为战略伙伴但也不会成为政治同盟。诚然,乌克兰危机很可能是继九一一事件以后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将会影响到俄罗斯、美国、欧洲对于国际格局的判断。然而,俄罗斯通过大规模的军备扩张来获得安全(俄罗斯的军事预算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或者美欧通过军备竞赛来拖垮俄罗斯的标准冷战思维回潮并没有发生。中俄多次共同军事演习,但完全没有涉及到建立军事同盟的话题,因为一旦军事结盟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困境。

从政治上来说,中国对于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问题上投了弃权票,独立分裂运动对于中国来说非常敏感,这就意味着中国不可能投赞成票。与此同时,中俄虽然都受到美国的压力,但是他们并没有联合提出对抗美国的意识形态。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但不希望美国对此误解为反美路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巴西后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电话会谈,而去年习近平访问拉美后到加州与奥巴马进行了会谈,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一方面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努力,另一方面则避免美国误读。

中俄关系上同样体现了这样的考虑,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双方达成了天然气项目,俄罗斯将向中国石油公司每年提供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时间30年,金额为400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130亿美元,金额并不是特别巨大。中国的考虑主要是从能源进口多样化的角度,而不是出于对抗西方的战略目的。中国很清楚发展同俄罗斯的战略关系不能以牺牲对美关系为基础,两者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二选一的命题。

第三,尽管俄罗斯与美国在乌克兰、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尖锐对立为冷战后首次,但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将组织反美的对抗阵营。俄罗斯没有推行自身价值观或者价值体系的意愿,也没有在周边积极寻求军事同盟。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的做法尽管充满争议,但也要看到冷战后北约东扩给俄罗斯在安全上造成压力的历史原因始终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俄罗斯目前的“强硬”主要是对应性的,而非主动出击另起炉灶冷战的做法。中国更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兴趣,尽管很多人认为习近平放弃了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政策日益强硬,但冷静地观察中国就会发现中国远没有发挥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对称国际政治的作用,中国的对外关注点还主要集中在同中国直接相关的问题和地区上。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