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建设发展的僵化模式,在探寻科学道路中彰显大智大勇
随着思想的解放,必然要探寻适应时代要求和中国特点的建设发展道路。邓小平解决了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彰显了巨大政治勇气和智慧。
在多年“左”的错误路线影响下,我国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这种社会发展模式运行多年,想要改变和更新非常困难。邓小平果断提出实行全党工作重心转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开放这一全新的事业,邓小平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先易后难和先试验后推广的方法。他说:“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1980年5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由特区创造形成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新的理念,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提出和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正确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破浪前进,1992年1至2月,邓小平以88岁高龄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一路上发表重要谈话,有力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其大智大勇达到新的境界,推动了改革开放继续向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保持了正确航向,又增强了巨大创造活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