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透利益方能兴利避害  (2)

北京:看透利益方能兴利避害 (2)

摘要:不管是白领、蓝领,还是什么领,都要懂得利益除了有上述的几种分类以外,还有一种依法律和道德作为准绳来衡量,在利益的性质上更应当区分出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两大类。这一区分很重要。

再次,要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面提到过“精神利益”,因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是人与兽的根本区别。人不能只知道鼻子下边有张嘴,会吃会喝,还要知道鼻子上边有个大脑皮层,有120亿个脑细胞在跳动。人不能辜负了这120亿个脑细胞,要讲义,讲理念和信仰,讲价值观。汉代的王充说过:“利义相伐,正邪相反。”毋庸讳言,社会利益既有相容性,又有排他性。讲究互利、让利的“义”能增强相容性,减少排他性。社会要以人为本,人要以社会为本。人与社会互为本,才是大写的“义”。古人云:“义鸟飞百家。”讲义的鸟飞到哪里都有人喂它。讲义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义动君子,利动小人。”廖承志在给蒋经国的信上讲:“计利当计天下利。”意味深长。计众人利、计民族利、计国家利,那才是增能、正能;反之,计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那就是减能、负能。元代的马致远在《夜行船·拨不断》里写道:“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意思是不追名逐利,就会少纠缠,少烦恼。我再加一句:少烦恼则多快乐,多快乐则多长寿。人会因为把私利看轻而无忧,会因为把私利看淡而幸福。

山有高度,水有深度。价值观是分层次的。价值观的更高境界是为了民众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宝贵的生命。比如我们所敬仰的先烈,他们就是当今价值观的英勇化身和光辉典范。当然,从现实出发,今天还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做到这一点。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学习的榜样。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