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透利益方能兴利避害

北京:看透利益方能兴利避害

摘要:不管是白领、蓝领,还是什么领,都要懂得利益除了有上述的几种分类以外,还有一种依法律和道德作为准绳来衡量,在利益的性质上更应当区分出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两大类。这一区分很重要。

“利之所在,无所不趋。”“利益”这玩意儿具有万有引力。打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就能清楚地看见第82页上的一句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人们从事生产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动力。

不过,也应该同时注意一下“利”字的结构。不难发现“利”字的右边有一把锋利的屠刀。“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利益”也是万恶之源。利益会把人搞得两面三刀,笑里藏刀。

利害相连,祸福为邻。利益的二重性要求我们对利益做出认真的分析,把利益当一门学问来研究。社会学有一支利益社会学,法学有一支利益法学派。看透看穿了利益方能兴利避害。

首先要认识利益的多样性。由于人们的需求不同,素质不同,再加上社会关系的千差万别,利益也表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按照利益主体的范围划分,有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从社会层次划分,有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阶级阶层利益;从利益实现过程和时间的角度看,有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别;从利益内容的角度区分,有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之别。按理,对这些各不相同的利益都应当兼顾。各级领导的水平也就显示在对利益的兼顾上。可是,兼顾不是平均主义,不能都是你半斤,他八两。兼顾有轻有重,有多有少。因此,领导尤其要学会弹钢琴,用高低、快慢奏出让大多数人认为优美的乐章。

其次,不管是白领、蓝领,还是什么领,都要懂得利益除了有上述的几种分类以外,还有一种依法律和道德作为准绳来衡量,在利益的性质上更应当区分出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两大类。这一区分很重要。它告诉我们:人不可惟利是图,不可损人利己,不可损公肥私。把正当利益拿进来正大光明,不烫手,对不正当利益千万不可伸手。按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的说法是:“伸手必被捉”。最近一年多来,被捉进去的20多个省部级的高官,就是因为他们伸手攫取了不正当利益。黄庭坚在一首诗中严正指出:“利欲熏心,随人翕张。”其实,利欲熏心的人岂止是“随人翕张”,更严重的是,不正当利益之“利”,令那些作起报告来调子很高、智商也并不低的人“智昏”。智商用错了地方,就变成了“智昏”。智昏必然带来行为的失范。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