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崛起(2)

核心提示:国家之间存在三大博弈——政治制度博弈、利益博弈和核心价值观博弈。在中华民族崛起过程中,要避免“中国威胁论”成为阻抑中国前进的力量,实现和平崛起,一方面西方国家必须放弃冷战思维,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世界接轨,找到交集点。

第六,只有拥有了科学和永恒的核心价值观,民族发展才拥有了体制创新的内在力量,才会不断超越自我,有所突破。相当一段时间来,世界在讨论中国能不能崛起的问题,焦点往往集中于人文精神。有人置疑,中国虽然有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却尚未创造出有吸引力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在美国哈佛大学召开的关于“经济时代的文化责任”国际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一切行为的终点都是文化”、“经济发展是以货币流通方式换来非货币的文化成果”、“在当代,一个民族的落后和不发达是它自己的文化选择造成的”。正是这些观点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近年来,由于我们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参与国际性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世界都在探寻中国发展的奥秘,如果他们看到的总是古人的“四大发明”、京剧脸谱、万里长城,往往产生一种茫然感。因为这些虽能告诉人们一个古老的中国,但却无法告诉一个发展的现在;可以告诉人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创造,但却无法告诉人们当代的贡献。

今日之中华民族,要实现崛起,最大挑战就是民族创新能力能否实现跃升。在上个百年,媒体公布的世界科技重大发明18项,其中美国人完成9项,英国人完成4项,前苏联完成3项,德国人完成1项,只有基因图谱排序吸收我们参加,也仅占了1%的工作量。美国几个学会曾经评出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重大发明20项,竟然没有一项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人发明的。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1人,在二级组织担任主席的仅占1%。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至少有文化传统的原因。数千年的封建文化造就了顺民和盲从。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就再没有出现过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而汉武帝在嵩山、芝罘山制造了“山呼万岁”的神话后,更导致整个民族跪了下来,跪着的人是没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维的,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独立的创造。再加上长期推行的“八股文”,屡屡出现的“文字狱”,一个原本聪明智慧的民族,其创新能力终于被窒息掉,到这时,知识分子能做和愿做的仅仅是解读和诠释。这一点以现代社会科学原创于我国的极为罕见,独树一帜的考据学曾经盛极一时即可佐证。客观地说,不仅在科学组织中担任领导者少之又少,在世界其他公共组织中担任领导者也不多。为什么我们在非科学组织中担任领导成员者同样稀少?恐与拥有独立人格,敢于独立负责,善于独立思考者太少有关。凡事顾左右而言他,惟命是从,没有独立判断,没有为社会负责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力量,则不足以为他人所接受、所尊重,因而不足以担任领导者。或者可以这样说,有强烈的喜剧心态,而绝少悲剧洗礼的历代文人们,一直没有把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把道德境界提升起来,再加上缺少永恒而又崇高的信仰、信念作支撑,或者说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结果只能走向功利主义和媚俗化。

核心价值观一定与时代相联系。那么,哪些变化在影响着核心价值观或呼唤着核心价值观呢?

第一,大国博弈进入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时代。国家之间存在三大博弈——政治制度博弈、利益博弈和核心价值观博弈。目前,世界正在走向以核心价值观博弈为支点的时代。能不能在博弈过程中成为胜者,关键看文化的先进性,进而看是否有一种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注入其中。在博弈重点发生变化以后,我们需要把核心价值观凸显出来,有所突破,以此引领我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这是时代的呼唤。

第二,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需要将核心价值观作为新精神力量的增长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处在革命阶段,赢得阶级基础,获得阶级力量,关键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是赢得胜利的理论支撑。而进入执政阶段,中国的阶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再加上利益关系的变化,决定了我们必须找到新的精神力量增长点。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背后涉及许多问题、观念、方法论的变化。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核心价值观恰恰为我们找到了新的精神增长点,找到了看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观点。所以,结合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和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内在需要,新精神力量的增长点在核心价值观。

第三,中国社会转型要求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价值追求,规范社会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小农经济基础上的道德价值观开始瓦解,而新的与市场经济、信息文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由此导致一定程度的价值观紊乱现象出现。社会发展规律早就证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都带来新的价值系统产生。当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五伦道德”或“熟人道德”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后,就必须建立“六伦道德”或陌生人道德。其他领域的观念与此相类似。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保证新的价值系统有效运行的支点或基础,只能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看不见摸不着,但一旦确立起来,就会驻存于灵魂深处,随时发挥作用。我上过战场,直面过死亡的威胁。有人说,“战场上的英雄是一念之差”,问题在于这一念之差指向哪里?是逃避还是冲上去,这个区别很大。而决定选择的,就是灵魂深处的价值观。综观我们今天的伦理道德规范,我们欢呼的、愤慨的、痛苦的,都要切入到核心价值观上来,并且利用核心价值观来调解、引领和改造。

核心价值观——折射的是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

要确立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同样必要。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