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准确解读中国梦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
首先,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热度不减,准确解读中国梦可正本清源,消除误解,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引起广泛热议,国际媒体、政要、社会精英都对中国梦充满兴趣,期待了解中国梦的准确内涵,深化对中国的认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解读也千差万别,其中不乏误解和曲解。有人将中国梦解读为“集权梦”、“强权梦”、“强军梦”、“世界老大梦”、“空想梦”,有人认为中国梦意在取代“美国梦”,有人认为中国梦是为转移国内矛盾等等。在此背景下,我们应以解读中国梦为契机,通过对外阐释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既帮助国际社会树立对中国梦的正确理解,又以点带面地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
其次,国家梦想是国家形象的精神支撑,中国梦可进一步塑造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弥补中国国家形象的“短板”。一个国家的主流理想信念不但会影响其发展动力,而且会影响其国际形象。美国人勇于开拓、追求财富、向往自由等理念在其不同历史阶段发挥了激发活力、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了美国历史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精神的内涵不断革新演进,逐渐凝练为美国梦的内核,形成强大国际感召力,有力塑造了美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与经济实力不完全相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人文精神的强调不够。正如法共前主席罗贝尔·于所指出的那样,中国道路必须具备人文精神,而中国梦正是有针对性地赋予了中国社会精神层面的追求。因此,用融通中外的话语解读中国梦,有助于通过心灵沟通向世界说明中国,为中国国家形象增添人文精神内涵,塑造更综合、更均衡的中国形象。
第三,国家形象之争本质是话语权之争,解读中国梦可塑造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话语权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系统性、逻辑性的强弱。东盟、新加坡、瑞典等国家甚至一些民间组织在特定问题上有较大话语权,与其提出议题和阐述理念的能力密不可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获得,同样离不开概念的提出和理念的阐述。中国梦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围绕中国梦可以打造中国特色、融通中外、逻辑通达的话语体系。这是因为:第一,“中国梦”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梦”,国际社会对此充满兴趣,趁势阐述二者异同有利于我争取与西方平等话语地位;第二,中国梦具有跨越时空性,可以更好地整合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提炼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精髓,并以朴素的话语对外传播;第三,中国梦既体现了中国话语体系的革新,也有助于中国与外部话语体系的融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