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合作和全球治理中,我国影响力提升但未达各方预期
(一)中国参与区域合作和全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实施自贸区战略。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区6个,涉及22个国家。按2013年统计,我国已签自贸协定的贸易覆盖率已达26%,对推动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投资发展、加强成员间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促进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彰显了中国和平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积极姿态。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积极参与联手应对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架构和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改革,获得多数国家的肯定。此外,中国积极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构建、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和立场协调,有力地促进了新兴经济体在区域和国际事务中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提升,促使新兴经济体成为解决全球性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对中国影响和作用的期望不断提升
1.各方希望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融合不断加深,特别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影响力逐步提升。为此,各国日益重视与中国建立稳定的、更高层次合作的经贸关系,不仅美国将中国视为 “国际体系中重要的利益攸关方”,许多国家也与中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希望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变革中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多责任的期待进一步提升。例如,有些国家表示解决全球性议题将最终取决于中美两国(G2);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则希望中国在推进全球治理架构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改革中,更多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争取更大权益。在区域一体化合作和多边经贸谈判中,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的立场和主张更是备受关注。
2.自身期望和理念的转变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对外战略方针。其思想内涵十分深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1990年邓小平就指出,世界政治格局在变化之中,无论将来是三极、四极还是五极,中国总是一极,“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做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随着自身实力的提升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在承担更多期待的同时,对参与全球经济事务也逐步发生了一些理念上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习近平在2013年G20峰会上提出“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些都表明了我国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从自身利益和全球发展出发,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发挥更大作用的战略选择和决心,对世界经济走势和国际合作的期待和要求。
(三)我国影响力未达各方预期
虽然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但经济实力的提升,并未在影响力和话语权上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尚未达到各方的期望,也难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具体表现是:
在全球治理中,由于缺乏议题设置能力,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由于协调能力不足,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尚无法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匹配;虽然发展中国家投票权份额得到提高,但仍未撼动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组织中 “一票否决”的主导地位,如何落实话语权的提升、切实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仍是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多边贸易投资体系中,入世以来,中国参与了多哈回合所有谈判。虽然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我们仍坚持推动多边贸易投资自由化,但总体上强调发展中国家和新成员的定位和利益诉求,以守势为主,缺乏积极主动、实际有效的努力。2013年年底各国在涉及“早期收获”等议题上达成多边协议,与美国的强力推动和在局部议题上的让步密不可分,其主导谈判最终达成的意图非常强烈、且取得实效;来自巴西的新任WTO总干事阿泽维多,以其强力斡旋、坚持不懈,促使谈判取得最终成果。中国代表团以灵活性始终扮演促谈的角色,特别是在协助做通古巴工作上发挥了独特作用,但相比而言,我国无论从国家对多边谈判走向的主导权与影响力,还是谈判官员的个人能力与魅力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在FTA战略实施中,中国自贸区战略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发达经济体和周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从自贸区伙伴的贸易覆盖率来看,美国、韩国已签署FTA协议的贸易覆盖率分别为37%和38.9%,墨西哥和新加坡更是高达70%—80%。我国FTA的总体贸易覆盖率仅为26%,若剔除港澳台地区,与其他自贸区伙伴的贸易只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7%;二是已签署FTA的伙伴大多为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经济体或经济规模较小的发达国家,尚未与欧美日韩等主要经济体建立自贸安排;三是我国长期以来主导的“10+3”等东亚区域一体化构想受阻,在美国力推TPP和全球新一轮FTA快速发展形势下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