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探索(3)

四川: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探索(3)

摘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形成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权力结构以及阶层与身份地位的认知评价,重新厘定了川内乡村社会的生产关系。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将引起农村职业结构的分化、社会流动的加速和阶层结构的变迁。

四川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注重民生、着眼长远

如果说前一阶段我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关注点是实现土地要素权利的市场配置功能,改变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率,即通常所说的 “确权、颁证、流转”;那么,下一阶段的改革方向则应该是解决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变现”的问题,即从法律上确权、建立所有权和使用权(用益物权)制度,在经济上实现权利的获益问题——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民生难题。

要使农民拥有真正的土地财产权利并获得民生改善的持久动力,改革的取向是集体所有制框架内解决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问题,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效益充分激发出来。这需要从制度体系设计、法律层面突破、农民权益核算与补偿方式等重要的实践领域提出对策建议和系统制度设计。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