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3)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3)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根本目的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促进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现这一目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把国家急需摆在首位。就当前来说,就是要适应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本质要求、发展规律,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要求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促进中国走向世界,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实现这一目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适应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潮流,研究和揭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促进我国开放和世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为此,就要面向世界,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善于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成果,善于运用世界各国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传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当然,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最根本的还在于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努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提升。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