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践行群众路线,才能真正找准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目标,从而在造福群众中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价值定位,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利益观是完全一致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幸福既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梦的基本价值目标。中国梦不仅表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宏大叙事,而且意味着实现亿万人民幸福生活的鲜活故事。没有人民幸福这一要素,中国梦就会失去其独特价值,变得毫无意义,最终也必然落空。事实上,我们党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历程,也正是圆人民梦想、促人民全面发展、为人民造福的过程。
践行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应该密切关注并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一个政党是不是真正代表并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不是由其自己来评判,“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就此而言,人民既是中国梦的实现者、拥有者,也是最终的评判者。衡量中国梦实现与否,涉及经济、文化、生态等一系列发展指标,其中最根本的应该是幸福指标。中国梦实现与否,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人民的切身感受比任何计算公式更为可靠、更为重要。
在中国梦的当代语境之中,人民幸福可以说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一种委婉表达,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其实就是人民幸福的实现过程。人民幸福并不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那么,人民幸福梦到底是什么?当我们真正关注并思考这个问题时,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充满了哪些新期待。从今年“两会”期间百姓关注的热点来看,这些期待主要涉及“钱袋子的公平”、“舌尖上的安全”、“心肺之患”等民生问题。党和政府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幸福感在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直接源于民生的改善。基于这种认识,大力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目标。正如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革必须“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对于中国梦而言,坚强的领导核心、强大的依靠力量、崇高的价值目标,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生互动的辩证关系。而构成三者互生互动的基础,就在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正是在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基础上,这种辩证关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强化,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源源不断地提供强大合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