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我们无法回避,但可以提前预防,减少损失。虽然农村建筑体量庞大,且分布较散,提升农村建筑品质,是一项极为细微复杂的工作,也正是如此,才能体现一个政府的工作状态、管理水平,考验政府智慧。如果各地执行标准“一刀切”,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需要各地政府创新工作方法,分出个轻重缓急,然后再分类施策,循序渐进。在那些地震多发的贫困地区,完全可以由政府主导,投入足够的力量和资金,帮助农民抗震设防,实现一步到位。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则可以从规划设计到验收,采取和城市一样的监管模式,并应该将此植入到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来。与此同时,加强农村抗震知识宣传普及和技术援助,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抗震防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不可或缺。
山东:让农村住房“硬”起来 (2)
- 推动自然灾害与生态系统安全协同治理2025-05-29
- 在气候行动最前线——关注极端灾害性天气2025-01-16
- 在气候行动最前线——关注极端灾害性天气2025-01-16
- 杨舒楠:在气候行动最前线——关注极端灾害性天气2025-01-16
- 在气候行动最前线——关注极端灾害性天气2025-01-08
- 习近平的文化情缘丨只此敦煌2023-02-07
- 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2022-07-22
- 自然灾害防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2022-01-05
- 把自然灾害对文物的损害降到最低2021-10-20
- 提高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2021-10-15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精品消费月|激活消费新动能,共绘开放新图景
- 中国唯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获“地方气候领袖”奖
- 【理响中国】从“民族复兴”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陆小成:坚持“五统一、一开放”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践路径
- 以新闻之力绘时代长卷
- 从乌镇出发,让“数智”点亮未来
- 一纸票根串起京城文商旅融合新图景
- 第八届进博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看“团结奋斗”密码
- 【廿四节气·立冬】冬藏万物知寒时,风起雪盛悦人意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解码新时代文化使命担当
【理论看点】陈志刚:做强国内大循环 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做强国内大循环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