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高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特别是今年7月河南等地的汛情和近期山西等地的强降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众多惨痛的教训,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防范和应对准备。

一、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清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这是几千年来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极端天气的频繁“来访”,给预报带来更大挑战,给防范带来更多被动,造成的损失也超出寻常。

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一地若发生极端天气,轻则毁桥断路、生产中断,重则房倒楼塌、作物绝收,人民群众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今年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郑州市受灾人口188.49万人,市政道路损毁2730处,干线公路损毁1190处,农村道路损毁6415处,受灾农村1126个,倒塌房屋5.28万间,农作物受损167.24万亩、绝收43.49万亩,最新核实直接经济损失532亿元,损失巨大。

严重威胁卫生健康。极端天气容易导致原有生态平衡被打破,微生物环境产生剧变,细菌、病毒等急剧增多。一种灾害的发生可能会带来其他次生灾害产生流行病。

二、重视灾前防范,加强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各项准备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加强宣传教育。频发的极端天气,不仅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组织能力、应急管理水平,也考验着国民的防灾与避险意识。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利用电视、广播、公共宣传栏、楼宇广告牌加大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相关情况的宣传力度,形成学习了解防灾减灾知识的浓厚氛围,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另一方面,在灾害频频发生的今天,城市居民应纠正由于惯性思维而形成的麻痹心态,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学习掌握有关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

开展应急演练。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应组织公众广泛参与防灾避灾演练,通过模拟真实事件及应急处置过程,给参与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提高对突发事件风险源的警惕性,掌握应急知识和处置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实践证明,应急演练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迅速从各种灾难中恢复正常状态。

备齐应急物资。政府应急防汛等部门,应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大型商超等人流密集重点场所,常态化备齐备足消防器材、防汛器材等救援物资。高层住宅住户应自备安全绳、灭火器、强光手电等家用日常应急救援物资,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关键时刻能救命保命。

三、提高救援能力,做到遇事能够有效处置和救援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在立足于防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真刀真枪的救援硬实力。

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国家综合性救援力量建设,采取与地方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和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等方式,发挥好各方面力量作用。各地应急救援队伍要常抓常练,通过安全培训、班组安全活动等形式进行经常性的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知本岗位的预案内容和应急处置措施,增强实战能力,造就一批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救援队伍。

要加强救援指挥体制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各种力量、各种组织、各种机构纷纷响应,如何统一协调、统一指挥是确保精准救援、快速救援、有效救援的保证,必须建立科学完备的指挥体制机制。建立应急预案管理机制,提升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建立紧急信息报送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处置效率;建立应急会商响应机制,提升应急救援决策水平;建立应急联动指挥机制,提升应急救援指挥水平;建立应急队伍管理机制,提升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要充分发动群众力量投入应急救援。从这次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看,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把社区居民发动起来,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是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的重要保证。基层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前提,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引导群众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先期处置、善后处理、恢复重建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提高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妥善应对一切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重大矛盾,沿着不可逆转的复兴之路阔步前进。(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1/1015/1145859.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赵一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