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七大思潮(2)

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七大思潮(2)

新左派思潮理论上不成熟 容易走极端

记 者: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国的大学生和青年中,主要以积极革命为方向的人所组成了新的左派政治势力。扫描时下中国思想界,从90年代中期形成的思想格局已经演变为二元对垒:对阵的一方,是呢喃言语的自由主义;另一方,则是道义凛然的新左派。请您介绍下新左派的有关情况。

程恩富:新左派是一个松散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通过在刊物和网络上发表文章,来不断地吸引公众注意,从而影响学术和政治。不少新左派有留学西方的经历,其中一些仍在海外居住。

新左派的主要理论阵地是“乌有之乡”网。其主要创办人是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博士,不过他并不全部拥护马克思主义。他反对劳动价值论、历史唯物论,但是他赞成公有制,更激烈反对新自由主义。

新左派有三大主要特点,其中有的是赞成马克思主义的:

第一,新左派主张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主导市场改革。这种主张体现在王绍光和胡鞍钢合作发表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1993)。该报告促发了1994年1月的税务改革,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和责任分开,这一措施的社会影响至今仍在不断延续。而新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了促进不断增长的市场经济,国家必须放权。

第二,新左派批判全球化。认为中国卷入全球化已经导致了资本主义毫无制约地在中国蔓延。中国的社会问题的根源主要在外部,其根源是全球化、国际资本和市场经济。而自由主义者坚持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内部,解决的办法应该是进一步的改革,特别是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同步进行。

第三,新左派批判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是私有制市场化改革的负面结果。新左派强调经济上的公平,而不是不计代价的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彻底地背离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再分配理念是无情的、不道德的。而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市场并不是收入不平等的原因。日益严重的不平等是腐败、权钱交易的结果;收入不平等的真正原因是专制。

尽管新左派往往试图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说话,但是他们的批评、他们的政策主张,实际上难以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但是某些讨论曾产生过积极的社会影响。例如,他们不断利用 “乌有之乡”网站这个平台,来质疑全民皆商和唯市场化的政策和风气。他们着重指出了这种私有化和泛市场化的负面社会影响,激起了一波又一波关于发展方向的讨论。在《读书》发表“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的文章前,有关部门都不承认存在三农问题。但两年后,这个问题摆上了中央文件。又如,崔之元曾用西方的博弈论,用经济学的数学方法,以南街村为例来论证为什么集体经济会有高效率。

正确认识折衷马克思主义

记 者: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三部名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认真钻研它们,对于我们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大有裨益。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听到折衷马克思主义的说法,请您介绍下折衷马克思主义。

程恩富:折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简称折衷马克思主义思潮。折衷主义是把矛盾双方不分主次地并列起来、把根本对立的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混同起来的思想和方法。折衷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几名知名教授。

他们中有的人高度赞扬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把自私自利看成是人的本性,赞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完全利己经济人假设”,并只承认人的自私可以导致社会协作与公共福利的增加;片面强调效率而完全忽视公平。其实,西方已有日渐增多的文献探讨利他经济人假设和理论模型,利他经济人假设对制度安排、诚信建设和荣辱观教育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更可以导致社会协作与公共福利的增加。

他们中有的人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的目的,调整和改变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强调我们不必过分关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问题,而应更多注意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成果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所共享。他所说的大多数人所共享,即共同富裕,是撇开了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抽象的共同富裕,与他所强调的不要多谈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张是一致的。

公有制比重下降至一半以下,真的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吗?真的不会逐步造成社会财富和收入的贫富分化吗?邓小平晚年告诫我们,“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所谓“公有制比重下降至10%也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的说法,是解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消蚀剂。

他们中有的人认为“党有自身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认为只有实事求是地承认党的利益的存在,才好客观地研究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研究人民的利益和他的代表者——党的利益的关系,把党的利益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这种说法显然与《共产党宣言》和《中国共产党党章》相违背。《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党章》指出,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要搞清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对折衷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评析。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