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关注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潮
记 者: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在进入崭新的世纪之处的今天,在面临全球一体化严峻挑战的关头,马克思主义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深刻的启示呢?我们从中又能够获得哪些刻骨铭心的感悟呢?
程恩富:我们必须关注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潮。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性媒体就是毛泽东旗帜网,该网以“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网站宣言。该网汇聚了不少党内外的老干部、老学者。
白阳的《誓死捍卫毛泽东旗帜》可以说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纲要。其核心观点:
第一,必须重新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人民捍卫宪法和党章,核心是捍卫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重要的是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立党立国之本,执政兴国之基,创新发展之源。
第二,必须公正评价晚年毛泽东。毛泽东的晚年,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执着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而奉献出自己全部生命的最光辉的晚年。由于种种极其复杂的原因,文化大革命中犯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严重错误,但文化大革命的方向、原则和精神是完全正确的。
第三,必须大力学习宣传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特别强调: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思想教育了我们几代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但是,自1990年代以来,社会上层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一年冷过一年。
第四,必须严厉打击妖魔化毛泽东的邪恶势力。人民是毛泽东心中的上帝,毛泽东是人民心中的红太阳。30多年来,尽管彻底否定了晚年毛泽东,但是在民间社会,人民群众自发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毛泽东热”,老百姓以各种方式开展纪念毛泽东的活动。但是,某些所谓精英却一再对抗主流民意,妖魔化毛泽东的反动思潮一波接一波。
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积极意义在于猛烈批判了一些错误思潮,特别是批判了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折衷马克思主义。但有些批判有过头的现象,而且他们喜欢采用大批判形式,上纲上线。一些老年学者跟踪国内外的文献比较少,批判有余,创新不足。他们肯定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做法,是有误的。
复古主义思潮主张用儒释道等传统思想治国
记 者:复古是指恢复古代的制度、风尚、观念。其原因大体是在有了“今”之后对于“古”之经典不能忘怀,通过再现古典的形式,以求文化之认同、回归,或再创造。如何认识和对待复古主义呢?
程恩富:复古主义又称崇古思潮。所谓复古主义,就是以古风、古言为真、善、美的价值标准,以“先王”、“古圣”为最高人格理想,以古代社会为理想社会。复古主义几乎渗透到中国意识形态的每一领域,成了一股强大的潜流。
中国文化史上各家各派差不多都推崇某些古代圣王。儒家崇尚尧、舜、三代圣王;墨家尤其崇拜大禹;道家则尊崇神农、黄帝;阴阳家以黄帝为贵;《易传》以包牺氏、神农氏为理想人格;《淮南子》以伏羲、女娲为神圣楷模。
现在常见的复古现象,诸如,经商的推崇“新儒商” 重义轻利;搞教育的,有人主张用《三字经》启蒙替代“b、p、m、f”拼音识字,甚至设私塾开班授课。
复古主义把古圣先贤的思想作为价值标准和理想状态,其主要内容:
第一,推崇古圣先贤的政治思想。赞扬孔子的“仁政”、“泛爱众”等重民思想;崇尚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尊民思想;礼赞董仲舒的“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的为民思想。
第二,推崇古圣先贤的伦理观。赞扬他们的仁义礼智,天下为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第三,推崇古圣先贤之言是真理的标准。复古主义论理述义时,习惯引经据典,从古人那里寻找根据。所谓“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
第四,推崇古圣先贤的哲学思想。赞扬儒家的辩证法:“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潜夫论•浮侈》)“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崇尚道家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复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邓小军、蒋庆。邓小军著有《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其结论是儒家思想在本质上,即在内在理路与核心逻辑上与民主思想具有一致性,故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可以而且应当合乎逻辑地结合。蒋庆被誉为大陆新儒学最雄辩的民间代言人,出版了《政治儒学》(三联书店2003年)。蒋庆认为,中国儒学除了心性儒学传统之外还存在一个政治儒学传统,而这一政治儒学传统乃是足以代替西方政治传统解决中国目前政治需要的伟大资源。蒋庆认为,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之间是既不当结合也不能结合。
有些崇尚复古主义的大商人,甚至提出移民国外几亿人去占领国际市场的想法。事实上,儒学不能够、也不应当在政治(或国家)层面上去复兴,而只能够和应当在社会和个人的层面上去传承,并应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国学是值得重视和科学弘扬的,但是复古主义肯定行不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