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关于加快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浙江:关于加快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摘要:要谋划好长远发展,就需要了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义乌现在发展势头很好,未来30至50年、100年会怎么样?我们要对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结构及基本趋势有所了解,明确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我国唯一在县级市实施的国家战略。这是对义乌过去改革发展实践的肯定,同时也赋予了更艰巨的使命。

过去:创造了“中国奇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义乌人民创造了浙江奇迹、中国奇迹。义乌改革发展的经验很值得学习推广。

首先,要学习义乌人创新干事的精神。一踏上义乌的土地,我们就会感受到义乌改革发展的热浪,给人以兴奋和力量。义乌由当年的街头小商品市场,如今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的著名商贸城。可以说,义乌人民的创造,是浙江,甚至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缩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缩影。

从义乌的发展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历史就是在人民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优势,也是在这种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历史的奇迹,往往就是在人民群众这种自然而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其次,要学习义乌人吃苦实干、善于经商的精神。“奇迹”不是“吹出来”、“喊出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靠吃苦耐劳“熬出来”的。这方面,义乌是有历史文化基因的。这就是当年“鸡毛换糖”的精神,“拨浪鼓”的精神。历史上的义乌人,就有着“手摇拨浪鼓、脚走四方土”的经商传统。30多年来,在这种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风帆,进一步发扬光大了。

义乌改革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客观规律,使我们的决策部署深深扎根在当地的历史土壤之中,才能结出丰硕的实践之果。当然,不仅要继承历史传统,关键还是要在历史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义乌人民的改革创新精神、艰苦实干精神以及尊重历史的文化情怀,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改天换地的活力。

再次,要学习义乌始终坚持“商贸立市”的战略思路和咬定目标不动摇的韧性。义乌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扭住“兴商建市”不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体现出了坚韧的气质。正因为这样,才有今天的“奇迹”。朝三暮四干不了大事业,而持续不断的滴水则能穿石。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曾深入调研、总结、推广义乌改革发展经验,号召各地学习借鉴。其中有一点,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义乌市委市政府抓住商贸立市、商贸兴市这个战略思路不变,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和提升。如此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义乌的发展战略目标,表现出了很强的战略定力和工作耐力。30多年的发展“修行”,今天终成“正果”。

义乌围绕“小商品”,创造了改革、发展的中国奇迹。可以说,“小商品”创造了“大奇迹”:“小商品”形成了“大市场”;“小商品”带动了“大产业”;“小商品”促进了“大城镇”;“小商品”惠及了“大富民”;“小商品”走向了“大世界”。义乌改革发展的成就令人鼓舞。义乌人的创新创业精神很值得学习倡导,义乌的改革发展经验很值得总结推广。

义乌改革发展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大地上、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是我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活生生的教材,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新发展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30多年的改天换地,义乌的土地还是这块土地,但是,现在是一方热土,一块活力四射的热土。这里,财富大量涌流,义乌人的聪明智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展望未来,义乌更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和希望。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