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景区如何摆脱“门票经济”依赖?(3)

【案例】景区如何摆脱“门票经济”依赖?(3)

景区摆脱“门票经济”,不能只是心灵鸡汤

景区接二连三地上调门票价格,游客怒其既无调价程序,也不公开成本,肆意上调价格涉嫌违规违法。但无论如何抱怨,也止不住景区上调门票价格的步伐。各个景区都借助“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三年”的政策平台,耍起了“3年一调整,调整必涨价”的手腕,让景区陷入了“门票经济”极度依赖的怪圈。

如何摆脱“门票经济”的依赖?专家纷纷支招,大家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景区属地政府应拉长旅游经济链条、走产业经济转型之路。的确,景区一味地涨门票,游客产生厌恶情绪,游客数量不会增长,那么,门票总收入的增幅未必能达到初衷。若游客数量下降,即便门票因涨价而总收入增长,但考虑到那些用脚投票的游客增加,景区的餐饮业、旅店住宿、交通业、商业规模,必然会因游客的减少而降低;相反,如果景区门票不涨价,反而用降价或者取消门票的方式吸引游客,那么,门票收入是减少了,但当地的吃、住、行、娱乐、购物和交通会强大起来,给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

景区属地政府不应向门票经济抱以过多诉求,而应当用降低景区门票或免票手段,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树立景区品牌,使景区走出门票经济依赖的怪圈,走上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这样的论证并非一厢情愿的臆测,杭州市免除西湖景区门票的成功经验,不仅其他景区值得反思,也值得借鉴。

摆脱门票经济依赖,走发展旅游关联产业之路,升级旅游经济体系,这当然是一种良性循环。然而,无论是专家的劝慰,还是杭州西湖的成功范例,于国内其他景区而言,这都不过是一剂心灵鸡汤而已,慰藉一下心灵尚可,但没有谁拿它当成发展壮大的法宝。原因何在?窃以为,这不仅仅是景区管理者的顽固不化,而主要的决定权还在属地政府。

一方面,属地政府应该有足够的胆识、魄力和超前意识,放手让景区就走“大旅游经济”的发展之路,否则,景区发展只能在“门票经济”低端徘徊;另一方面,国家也有责任和义务,出台一些鼓励性措施,促使景区走出“门票经济”的狭隘发展空间,走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康庄大道,而不能仅仅是组织专家,畅谈旅游发展的心灵鸡汤。

国庆节期间景区涨价要给公众一本明白账

十一黄金周临近,不少人都准备出行,却面临多地旅游景区宣布上调门票价格的尴尬。

面对景区涨价,一方面,民众叫苦不迭,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这样的情况已持续多年,今年也不例外。

审视景区门票上涨的原因,千万般理由归结于一点,便是入不敷出。如玉龙雪山方面就表示,过去3年门票收入减支出是负数,上涨25元是合理的。类似的说法,几乎成为景区门票上涨的“统一说辞”,只需把景区名称换一下,便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

其实,对于公众来说,不怕景区涨价,就怕涨得不明不白。但眼下,一些景区的涨价着实让人看不懂。国家发改委2007年出台规定,景区涨价间隔不得少于3年。结果,景区门票“3年不涨”异化为“3年必涨”。去年恰逢解禁期,国内多处知名景区在五一小长假前夕纷纷涨价,最高涨幅高达167%。从过程来看,门票听证会普遍沦为“听涨会”,几乎成了例行公事。例如2012年峨眉山景区门票调价听证会上,21名代表仅1人不同意涨价,令人大跌眼镜。

运营成本高、压力大,成为景区涨价的通用理由。然而,我们并不知道景区口中的资金缺口、亏损额度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退一步讲,即使这些数字是真实的,那么景区自身的管理运营有没有问题?比如,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有没有人浮于事;薪酬水平是否正常,有没有滥发福利;开发建设是否科学,有没有盲目投资,等等。

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形成了景区的天然垄断。因此,景区往往不会在管理和效率上下功夫,一些地方政府也把景区当作提款机,大不了就涨价,反正总会有游客“愿者上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不是少数人的“自留地”,而是属于国民共同所有,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公众有看风景的权利,即使免费不可行,至少也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收费,不能让游客做冤大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