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群众路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反映人民群众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这些论述,廓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统一性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色相趋同。群众路线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取向,展现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原则不仅昭示了全体人民的价值理想,而且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

我们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与弘扬者。人民群众能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首先要靠党员领导干部的笃行示范。践行群众路线,彰显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本色,需要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风向标。

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过程相一致。历史和现实表明,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及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目标及愿景,而且它只有在人民中进行宣传、教育进而成为人民的价值共识,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对人民的宣传教育。毛泽东同志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宣传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深奥的理论性语言成为通俗易懂具体的指导方法,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群众路线“接地气”的实践品格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逻辑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认为社会心理是连结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与意识形态之间的中介。任何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意识形态凝结积淀为社会心理,才能变为人们行动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它要积淀为人们的社会心理,最终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来实现,这就需要通过细致、艰辛的群众工作不断探索具体的方式如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才能完成。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