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国企、民企都要走混合所有制的道路。混合所有制不仅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关键在于法人治理结构的真正完善,这样才能把现代企业制度确立起来。
文集的最后一部分谈到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合作、融合关系。从文集中可以看出,宋志平是较早提出国、民共进观点的,他把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概括为国、民共进。在我看来,这四个字(国、民共进)抓住了核心和要害,这同我在前面所指出的“国进民也进”是一个意思。由此看来,“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的纷争定将成为过去。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当然会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国有企业(包括特殊行业的国有独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纯粹的民营企业(包括大量小微企业)将会三足鼎立,支撑着中国经济,但各自所占GDP的比例将会有所增减,这是正常的。中国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还会进一步发展,家庭农场也会走小微企业的道路,这些都有赖于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民营企业同样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建设的过程。
这本文集也谈到企业家的思想创新功能和大企业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领袖和创新责任。这不仅涉及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国、民共进的问题,而且从历史的和更高的层次上涉及了中国企业规模化、大型化之后,如何做强、做优,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的问题。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