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知识人眼中65年 (4)

家国情怀·知识人眼中65年 (4)

要论变化得从根儿上说

李迪(著名作家)

速递员来电话,说有快件,问我家怎么走。我讲了半天,他也不明白。正窝气,他忽然问,您说的是不是新五号院啊?啊,我恍然大悟,连忙回答:是,是!他说,您刚才讲的都是哪辈子的老地名啊!

一提醒,我扑哧乐了。可不嘛,新中国成立那年,我家迁居北京,住下来就没挪窝儿,我讲的都是那时候的老地名。一晃65年过去了,别说老地名没人知道了,老地方也变得不老了。就说快递这活儿吧,过去是我们这块儿一个叫木头门的老邮局独家经营,不叫快递也不快,叫挂号信,要收信人自个儿带图章去取。如今,“木头门”原地立起了银行、证券、保险,外带一家“云中锦书”烤鸭店。跟老邮局一起没的,还有合作社和粮店。合作社因为房子小,外墙涂了石灰,老百姓就叫小白房儿。多少年了,母亲的吩咐我还记得:去,拿本儿到小白房儿把这个月的猪肉买来!临走,老爸还叮嘱一句,要肥的啊!那时家家有个副食本儿,肉啊,蛋啊,就连粉丝豆腐,都按人头凭本儿供应。至于要肥的,是因为肥肉可以炼点儿大油,凭本儿供应的花生油谁家都不够吃啊。炼油剩的油渣儿是我偷嘴的上品,往往被大人藏得神龙首尾皆不见。干吗呀?留着包饺子当肉馅儿,省着吃能吃好几顿。如今,小白房儿和粮店早已被家乐福超市取代,残留的票证成了古玩字画。

得啦,不叨唠啦,跟没牙老太太似的。讲的事儿呢,也老得没牙了,让如今争换iPhone6的国人听了还以为说的是白垩纪。也难怪我跟速递员讲,过了木头门看见小白房儿就快到啦,他听着像古人唱戏!可你要是问我,咱这国这家,65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往后的日子还能有多豁亮,我可不得从根儿上说吗?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