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想象的突破——摆脱“英雄崇拜”叙事逻辑
1989年上映的《开国大典》《百色起义》《巍巍昆仑》等影片与1991年上映的《大决战》,将国庆献礼片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其中《开国大典》可谓里程碑式作品。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开国大典》中,“毛泽东不再是神,蒋介石不再是鬼”,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突破”,影片也因此受到了很多批评。
钟大丰指出,这些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一方面通过生活细节拉近了领袖和普通人的距离,另一方面仍然是通过领袖的崇高品格和超人智慧来强化革命认同;而表现国企改革的现实题材影片《共和国不会忘记》也同样暗含这种“英雄崇拜”的叙事逻辑。
新变化开始于世纪之交。1999年上映的《横空出世》《国歌》《冲天飞豹》《我的1919》等献礼片中,革命领袖悄悄走向后景,主人公更加贴近时代和观众欣赏口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但饶曙光指出,由于当年很多影片都是政府投资,且投资规模远超中国电影平均水平,大部分影片失去了市场消费群,在票房收入与投资回报上都没能达到期望值。
变化了的市场氛围,已开始将商业类型电影机制引入献礼片的尝试,除了1999年的《黄河绝恋》《冲天飞豹》,1996年的《紧急救助》、2000年的《紧急迫降》等,都已出现了这种商业启蒙的端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