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民结构造就独特的中国网情
作为网络大国,中国还具有独特的网民结构以及非常独特的网情。从网民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收入结构等方面来看。中国的网民,首先是规模大,世界第一网络大国,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是6亿多网民,6亿即时通讯用户,这个是。腾讯的数据是超过6个亿,4亿多微博客,12亿多手机用户; 其次是,与现实人口日益老年化不同,中国网民很年轻,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57.2%;第三,中国网民职业结构是以底层职业者为主,底层职业的网民约占网民总数的78%;第四,在学历结构上,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79.1%,其中最大的一个群体是初中学历的网民,占36%,数量超过2.2亿;第五,在网民的收入结构上,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草根网民、屌丝网民占71.4%;第六,中国网民上网时间平均每周达到25个小时,网民上网时间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三倍以上。所以,中国的网民结构和独特网情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两多、两低、一大、一长”。“两多”,是指网民中年轻人多、低层边缘群体的人多;“两低”,是指网民学历低、收入低。“两多两低”的网民构成中国6亿网民群体的大多数;“一大”,是指规模大,中国网民的规模相当于两个美国的人口,是世界第一网络大国;“一长”,是指网民上网时间长,每天3.5小时以上,并且还在不断延长。
那么,这群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低层次、低学历的年轻的草根群体,他们会带来什么?
这正是分析中国现状、分析中国国情、研究中国治理时需要考虑的。众所周知,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现在中国的国情可以用“五个期”来概括,即经济的快速发展期、社会的急剧转型期、利益的快速分化期、价值多元期和矛盾多发期(或者叫矛盾的凸显期)。这是中国独有的的,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走了别的国家一两百年的路子,用三十分钟的时间放完了一个两百多分钟的动作片,各种矛盾问题集中呈现。尽管这非常夸张,但这就是中国独特的国情。
现在,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中国独特的国情加上独特的网情,那就是一个非常年轻、底层化的网民群体活跃在快速发展、深刻变化分化、矛盾问题多发的发展中大国。这种独特的国情、网情再碰上了互联网这个新工具、新平台、新空间,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新的基础、背景和条件。
互联网这个新工具、新平台、新空间具有哪些特征呢?
与过去的很多信息传递平台和工具等不同,互联网具有自由、匿名、海量、泛在、快捷、交互、及时、非中心化等特征。同时,互联网还越来越移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几乎将所有人、所有事“一网打尽”,令众多网民对其“一网情深”,工作、生活中须臾离不开互联网,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已经带领我们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中国也进入了一个互联网社会,或者称网络社会。并且,互联网的技术和应用还在继续发展,网络的规模、深度和广度还在继续扩张、深化。这样一个不断膨胀、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网络,它蕴藏着天文级别的巨大能量。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不断膨胀的网络再加上无所不在的移动化终端、社会化媒体,共同构成一个崭新的泛在网络,由互联网所塑造的一个不同于过去的崭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