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党员干部精神之“钙”

补强党员干部精神之“钙”

——上海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之一

一个共产党员,心中有没有竖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至关重要。因为有了这面旗帜,才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至关重要。因为当你经常自问“领导当久了,是否与群众渐行渐远了”,“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时候,才能摆正与群众的关系,激发为人民服务的持久动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上海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受到了一次党性、作风方面的洗礼。

照镜子,正衣冠

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

“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以群众为重。”上海市委常委专题学习会,请来几位基层干部当老师。市委常委以及各区县各委办局主要领导都当起了学生,听基层干部诉说心声和烦恼,接受基层干部的当面批评。

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讲述了基层群众工作所面临的瓶颈,“居委会干部需要应对来自各个职能部门的报表调研、考核评比,这些工作中很多内容都流于形式。干部们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这番话引发了领导干部的深思。普陀区紫藤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兆顺记得,当讲到老党员江如棣生命最后一刻,自己为他戴上志愿者的红袖章时,讲到自己为了居民跳下粪坑进行清理,赢得百姓赞扬时,台下都爆发出热烈掌声。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常委会组织开展了6次专题学习,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多管齐下,听取最真实的声音,找准“四风”突出问题。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上海党员干部对照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要求,认真查找思想上、作风上的差距。

“理想信念去哪儿了?求实作风去哪儿了?担当精神去哪儿了?”一名街镇党委书记在学习体会中如此自问。“焦裕禄在去兰考前,就知道那是个苦地方,是一些干部不愿意去的地方,但他没有任何犹豫,只说‘我努力完成任务’。回想几年前,当组织上决定让我到这个街镇工作,自己委屈、苦闷,认为街镇工作繁杂,有许多困难与问题亟待解决,是个苦差事; 自己曾在这里工作过,有很多老同事、老领导,担心在工作中得罪人。这种怕困难、怕得罪人的思想,就是党性不坚强、信仰不坚定的表现。与焦裕禄同志相比,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各区县委领导班子的专题学习会上,领导干部“照镜子,正衣冠”,学深悟透,深查细照。焦裕禄同志常说,“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对照他的奋斗精神和求实作风,浦东新区区委领导谈到,改革是浦东与生俱来的使命,改革过程中不敢闯、不敢想、不敢担当是享乐主义的表现,是家门口的“四风”。促作风转变,浦东迫切需要焕发创业热情。闵行区委领导在专题学习会上谈到,“学习焦裕禄精神,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灵魂的参照物,激励我们咬紧牙关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做那些当下看不到、但却事关长远的事情。闵行在下一轮发展中,将更加关注城市功能的提升,更加兼顾群众的长远利益。”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