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视角下的民意、民主和民生

群众路线视角下的民意、民主和民生

摘要:时至今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空前的力度兑现着自己的承诺,以不同寻常的勇气和魄力破解着改革中的难题,阶段性地呈现给人民群众期许中的一张张满意的答卷。

小龙/图

小龙/图

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明确表态:“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一定不负重托,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以自己的最大智慧、力量、心血,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同时向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至今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空前的力度兑现着自己的承诺,以不同寻常的勇气和魄力破解着改革中的难题,阶段性地呈现给人民群众期许中的一张张满意的答卷。

执政党的执政根基在于顺应民意

民意,即人民群众共同的心声或意愿。民意的广泛形成与有效表达,既是人民群众不断提升民主意识的过程,又是充分体现公民权利的自主行为。对民意的分析、判断能力,可直接反映出一个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及政治敏锐度;对民意的理解及顺应程度,可直接判定出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及执政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所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反映出中央切实关注民生、顺应民意、不断强化执政党党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在于中央对党群关系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准确判断。党群关系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种政治关系。对于执政党来说,不断倾听民众的声音,努力满足民众的意愿,更好地处理党群关系是巩固执政根基、扩大执政影响、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可以说,执政党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越深,对民意的关注度就会越强烈,执政地位就会越巩固。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由于在党群关系问题上有不同立场、不同态度和不同行为,国共两党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影响才在最初悬殊的对比中逐步发生了逆转,进而最终实现了领导权的更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说到底就是一部在密切联系群众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是一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历史。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复杂化的利益关系、多样化的利益矛盾难以回避地呈现出来。在客观环境、地位权利、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等各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在一部分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上所反映出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已显得越发突出。这些问题的堆积,将党群关系推到了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不曾有过的复杂境地。

回顾1991年,一个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在执政近70年后,在没有外敌入侵、没有流血冲突的情况下被推翻。导致这一无法挽回的厄运有许多原因,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回避,那就是苏联共产党长期以来对党群关系的冷淡漠视和不同层次的官员们对“特权阶层”的热衷追求。这一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反思。因此,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