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一轮“睁眼看世界” (2)

山东:新一轮“睁眼看世界” (2)

摘要:1978年的改革开放,事实上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三轮开放,引进的核心是以自由市场主义为中心的经济理论。这种开放与欧美早期希望中国“市场化推动民主化”的期待发生了吻合与共振。

1978年的改革开放,事实上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三轮开放,引进的核心是以自由市场主义为中心的经济理论。这种开放与欧美早期希望中国“市场化推动民主化”的期待发生了吻合与共振。所以,从1980年代“中美关系密月期”,到1990年代美国对华的“接触”与“两面下注”政策,一直到2000年后西方支持北京申办奥运、支持中国入世,以及中国对诸如南斯拉夫炸馆事件、南海撞机事件等的忍让、对美国反恐战争的配合,一度中国以为自己真的“融入世界”了,而西方也一度以为“中国该开始民主化了”。

但2008年前后,一切急转直下。以詹姆斯·曼(James Mann)的《中国变幻》(The China Fantasy)一书为代表的声音,开始广泛质疑“经济成功的中国能不能变成民主化国家”。当时美国参议院还两次对此进行了听证会,结论越来越多地偏向于“不能”。于是中国办奥运,遭至欧美空前的抵制。当时的中国像是祥林嫂捐了门坎却仍进不了堂室一样地再次觉醒了。加之欧美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奥运、世博会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大大提升了中国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理自信的程度。

所以,2008年前后开始的重新发现中国优势的“思想热”,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因:一是经过百年历史挫折教育出来的;第二是被西方持续不断、方方面面压制之后的条件反射出来的;三是一批思想者先驱在真正了解外国优缺点之后总结出来的。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过去三十多年,全面引进了欧美思想与理论的政策,很多时候都显得问题重重。最典型的是两种,一是住房市场化政策。虽然推动相当一部分人的财富增长,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类弊病与摩擦的重要根源;二是汽车文明。2000年中国社会还在讨论“是否建立汽车社会”,短短几年间,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最大的倾销地,以及中国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城市病的关键症结。

相反,那些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政治或经济政策,却相当成功。比如说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一直到现在的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地,成为中国贸易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的重要折射。还有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直到现在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各类土地流转政策,都发挥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人恐怕要有第四轮“睁眼看世界”,全面比较中国和世界的差距、差异。哪些是真正的差距,需要中国人继续学习的?哪些是差异,中国人千万不能学,尤其不能照搬照抄的?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