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这一轮的“睁眼看世界”同样需要大量艰辛的工作,这里必然伴随着中国对外交流从“逆差”转为“顺差”的艰难过程。最早从逆差转为顺差的,是小商品,是轻工业产品,接着有诸如三一、华为等重工业产品、科技产品的“逆顺反转”。现在慢慢呈现出来的是影视产品、孔子学院等文化产品。最落后、逆差最严重的是思想产品。几乎所有的优秀社科书店里,被翻译过来的书籍一般都是本土学者书籍的10倍以上。金融类书籍也差不多呈现了这种状况。幸运的是,中国大量优秀的金融思想家已经意识到,华尔街那一套不应该全搬到中国来,所以才会有诸如“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等大量与美国金融理论格格不入的思想萌生。而重新发现中国,重新发现中国的优势和不足,正是我们这一代、下一代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重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