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就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创建和谐环境,关键在于人人都做友善之人。“友”是朋友之意,即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待友之心”,在心里应该把别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善”应从行动上着眼,即我们应该做善行。何以为善?《寒山问拾得对录》中有段经典对话:“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与人相处的朴素道理:和为贵,贵在让。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切实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做到讲文明知礼仪,树立起良好的公民形象。广大党员、干部要讲道德、知进退,恪守道德底线,永葆人际关系的纯洁性。要讲互助、知感恩,在仇恨面前做个失忆者,在恩情面前做个雕刻家。这样,我们离友善就不远了。
江西:积极践行公民个人价值准则 (2)
摘要:创建和谐环境,关键在于人人都做友善之人。“友”是朋友之意,即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待友之心”,在心里应该把别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善”应从行动上着眼,即我们应该做善行。
- 专家:十九大报告为港澳发展明确定位擘画前景2017-10-27
- “四个伟大”是沉甸甸的历史使命2017-10-23
- 指引中华民族复兴 推动世界共同发展2017-10-21
- 奋力谱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2017-10-20
- 更好的教育筑就更好的中国2017-10-19
- 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精神名片2017-10-18
-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017-10-18
-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7-10-17
- 孝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10-16
- 高举伟大旗帜 实现伟大梦想——党的十九大献词 2017-10-16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GDP增长5.5%!见证北京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 3.33亿人次!奏响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的时代强音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砥砺奋进新征程
- 创新提质 培育外贸新动能
- 水润良田,粮食丰收有保障
- 上半年快递业突破千亿件,究竟凭啥?
- GDP增长5.3%,中国经济“硬核”力量从何而来?
- 建好人民城市,托举人民幸福生活
- 清朗专项行动,守护未成年人网络“晴空”
- 博物馆错峰延时开放让游客尽享“京彩”
精选视频
【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铸就大国重器:中国制造突破“卡脖子”技术
理论看点: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厘清两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展望
法治体系的结构
中国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实践路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