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王侯广场坐落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首府市中心,由阿巴斯一世大帝建于建于1616年,通常被用于阅兵、庆典、观赏马球、行刑等。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王侯广场改名为伊玛目广场,伊玛目为伊斯兰圣人之意。
1979年,伊斯法罕王侯广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伊斯法罕王侯广场由阿巴斯一世大帝建于17世纪初,广场四边是纪念碑建筑,与一组二层的拱廊相连。该遗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盖塞尔伊耶希华丽的门廊和15世纪的提姆瑞德宫而闻名。所有这些反映了萨非王朝时期波斯的社会文化生活。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由阿巴斯一世大帝建于17世纪初
王侯广场建筑群
广场被称为仅次于北京天安门的世界第二大广场,由皇家清真寺(伊玛目清真寺)、阿里.戛普宫殿、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皇家大巴扎等几部分组成,二层的拱廊把它们连接起来,整个广场呈长方形,长500米,宽160米,中间是大片草地和玫瑰盛开的花坛,正对阿里.戛普宫殿的是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两者之间是一个大型的喷水池,显得格外宽敞而大气。
皇家清真寺也称“伊马姆霍梅尼清真寺”,坐落在广场的南侧,是一座雄伟壮观的穹隆形波斯风格建筑。它的拱顶和宣礼塔上装饰着土耳其蓝瓷砖,镶嵌出精美的阿拉伯图案和各种几何图形,因而这座清真寺也被称作“蓝色清真寺”,其清新的蓝色与以黄色为基调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清真寺大门和两旁的宣礼塔朝向正北,清真寺的正殿和另外两座宣礼塔朝向西南麦加圣地,大门与正殿恰好形成了一个45°角。更奇妙的是,在正殿中心的一块方砖上对准穹顶拍手或讲话,会听到七声回音,所以正殿又叫“七音殿”。正殿西面的墙壁下有一块三角形的浅绿色大理石,每到正午时,倒影就会消失,起着计时的作用。
阿里·卡普宫是伊朗伊斯兰著名故宫。高耸于伊斯法罕市中心广场的西面。系萨非王朝阿巴斯大帝(1587——1629)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二楼上的游廊是阅兵、观看马球的场所。登上六楼,可俯瞰全城。六楼有“音乐厅”,其四面墙壁拢音,墙上布满刻花图案,建筑精巧,引人入胜。
整个广场呈长方形,中间是大片草地和玫瑰盛开的花坛
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是阿巴斯大帝为敬重伟大的穆斯林什叶派学者、同时也是皇后的父亲、黎巴嫩著名学者希克斯罗图福拉而兴建的。希克斯罗图福拉被邀请来到伊斯法罕监督和指导伊玛目清真寺以及神学院的相关事宜,阿巴斯大帝对他非常尊崇,于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座美丽的清真寺。它那由天蓝色、深红色和浅柠檬黄瓷瓦装饰的华丽外表,同布局合理的几何设计相配合,给人以一种非常协调的美感。据说,阿里·卡普宫有一地道通向清真寺,皇后做礼拜时无需抛头露面从广场上通过,现保存完好。
另外,这里还保留着300多年前风貌的传统市场——巴扎,从中能观赏到闻名遐迩的伊斯法罕手工艺品。该集市是当时伊朗最大的集市,它的南入口处位于伊斯法罕王侯广场最北边,往南一直延伸到皇家清真寺。阿巴斯皇家银行和贵宾下榻的皇家旅馆坐落在这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