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基层“三转”的“心理不适”

透视基层“三转”的“心理不适”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坚守责任担当,积极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少数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身上仍存在一些与“三转”不相适应的思想“疙瘩”,需要引起关注,加以解决。

“翻烧饼”心理:对“三转”理解把握不深,认为是重打锣鼓另开戏

中央纪委提出的“三转”实质上就是改革,要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监督执纪职能,推进反腐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是,“三转”也决不是一切推倒重来。事实上,所有的改革都不能割裂历史,纪检监察改革也是如此。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探索积累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既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也是我们推进深化改革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同时,既是改革,就有一个重新解放思想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以,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认识到,“三转”是纪检监察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转轨定向,既体现了改革创新、解放思想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突出主业主责、抓好监督执纪问责的任务要求。老办法并不都是不管用,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就要坚持,有的要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新发展,有的需要根据形势任务的要求重新定位,比如过去一些地方业务主管部门经常就一些突出问题与纪检监察机关搞联合整治,这些做法在今后工作中就要坚决摒弃,而监督执纪问责将成为“新常态”。

“老皇历”心理:工作依赖惯性思维,没有从条条框框中跳出来

管理学上有一个“路径依赖”定律,主要表现为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长期的惯性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最终导致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当前,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在“三转”中还存在“路径依赖”心理,就是凭经验办事、靠“老皇历”吃饭,一本皇历翻到底。从主观方面来看,主要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形成了一套轻车熟路的工作方法,致使思维固化、形成定势,在处理新问题时依赖惯性思维,实行的依然是过去的习惯性做法。比如,在党风政风监督方面,有些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如何从“大而全”的监督方式转向灵活、务实的监督模式感到束手无策,仍然习惯于发文件提要求。在审查案件方面,一些地方查办案件工作仍贪大求全,对及时有效揭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客观方面来看,目前县乡纪检监察组织机构设置如何对应省市相应机构,中央还没有明确的实施意见。在乡镇一级,一些纪检监察干部把落实“三转”当成泛泛要求,出现汇报总结中提法“转”,但在实际工作举措“不转”的现象。这也表明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真正转到位、转彻底,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为基层落实“三转”提供制度遵循,又需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取向,破除惯性思维和等、靠、看的思想,自觉转、主动转。

“冷板凳”心理:缺乏担当精神,害怕影响个人权威和仕途

有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履行监督责任中缺位,有的畏首畏尾,有的从事其他工作“一头劲”,党风廉政建设反成了副业,有的只想着拉关系保位置,等等。这些现象的背后,主要基于两种心理。一是担心遭遇“天花板”现象。有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片面理解“有为才有位”,感到如果不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事务,只专司监督工作,有可能被一些领导同志认为不懂经济,以后交流机会少,提升空间也狭小,得不到提拔重用。有的只想着与党委搞好关系,以便将来谋求好的位置,甚至即使发现问题,也帮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担心被“边缘化”。有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原来参与的中心工作被“拿掉”后,感觉说话办事失去了话语权,工作起来心有余而“威”不足。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由于职能调整、内部机构整合,人员调配岗位不尽相同,一些调配到综合业务的纪检监察干部认为,与执纪办案岗位相比,自己做的工作既不是主业,更难出成绩,工作积极性不高,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再加之八项规定约束的增强,一些人产生“为官不易”的消极心理,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抱着“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对违纪违法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典型的没有责任担当的表现。既然选择了做纪检监察干部,就必须忠诚职守、敬业有为,而绝不能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为官不为。正如王岐山同志指出的:“负责任的人能把冷板凳坐热,不负责任的人能把热板凳坐冷。”责重山岳,能者当之。只要抓住重点,深入下去,干出成绩,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就一定能增强工作权威,必会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的赞成。

“手电筒”心理:游离于监督之外,习惯于“灯下黑”

正人先正己,执纪者更应带头遵守纪律。当前,随着“三转”的深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逐渐回归到“监督执纪问责”这一本源上来,但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自认为身处“监督者”地位,总习惯拿着“手电筒”照别人,而对自己则网开一面,不习惯在监督的环境里工作,久而久之,很容易发生违纪违法问题。另一方面,极少数的纪检监察领导同志有“护犊”心理,对个别纪检监察干部身上出现的小问题或“维护干部队伍形象”不愿揭疤、或“关心自己人”手下留情。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年来党内确实滋长了过分容忍、优柔寡断、畏难手软、息事宁人的情绪,这就放松了党的纪律,甚至保护了一些坏人。”这种“护犊”心理,表面上看是维护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保护“自己人”,实质是对党、对人民、对事业不负责任,只会让人民群众更失望。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