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2)

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2)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经济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牢牢把握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牢牢抓好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发展始终是实现经济战略目标的决定性力量。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始终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保持经济合理增长,不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我们要辩证处理好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不要生产总值,也不能唯生产总值,而是要通过完善宏观调控、完善经济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等举措,使我国经济增长稳定在中高速水平,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当前,我国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存在明显失衡,内需外需不平衡、工业比重过高且附加值较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要素投入与生产率提高不平衡等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积极应对外部压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没有水分的增长。习近平同志强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极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趋势,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另一方面坚持绿色发展,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下,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防控经济风险,保障经济安全运行。当前,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下滑,世界经济步入低速增长新常态;从国内看,经济下行风险、产能过剩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已影响经济稳定运行。面对诸多风险挑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未雨绸缪,加强研判,精心施策,做到稳中求好、稳中求优。

深化改革,努力在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同志经济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我国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激发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加快建设经济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形成价格中的作用。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不是退出、不作为,而是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

抓好财税改革重头戏,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习近平同志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通过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促进阳光财政和阳光政府建设。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促进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化、法治化。

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之间在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积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和城乡关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