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斯萃萨的巴比肖普鲁克地区古老的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习俗(2)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斯萃萨的巴比肖普鲁克地区古老的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习俗(2)

罗马人时代大致是指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进入保加利亚直到公元502年斯拉夫人进入保加利亚为止的保加利亚历史,这一时期的前期比较平静,但到达公元3世纪便开始了一个混乱的时代,此后,匈奴人、哥特人、萨尔马特人等都曾经短暂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在多次的战争中,保加利亚原本比较先进的罗马文化逐渐被蛮族文化所吞噬。末期保加利亚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势力范围,因拜占庭帝国提倡希腊化,所以保加利亚的希腊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其语言和文字也被相继迁入保加利亚境内的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作为自己语言的正式拼写文字。

在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保加利亚领袖阿斯巴鲁赫逐渐征服了多瑙河附近的斯拉夫人“七部落”,并于公元670年左右形成了从多瑙河到黑海的一个斯拉夫--保加利亚联盟。公元680年,阿斯巴鲁赫率众打败君士坦丁四世(Constantine IV,668-685)率领的拜占庭军队;次年,即公元681年,拜占庭被迫与保加利亚人签订条约,正式承认保加尔人-斯拉夫人国家的存在,史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681~1018年),先定都在瓦尔纳(Varna),后迁到普里斯拉夫(Preslav)。保加尔人原来人数就不多,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经过了一两个世纪以后,他们逐渐改操斯拉夫语,为斯拉夫人所同化,而"保加利亚人"这一名称则一直沿用下来,不过其含义不是指原先的保加尔人,而是指融合了保加尔人的一支斯拉夫人。其后,又有公元1185年的第二保加利亚王国和1878年的第三保加利亚王国。

由于歌曲和仪式目的的不同,舞蹈结构中会有数种变化

由于歌曲和仪式目的的不同,舞蹈结构中会有数种变化

内容简介

比斯萃萨的巴比肖普鲁克地区古老的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习俗的项目内容,是保加利亚肖普鲁克地区由一组比斯萃萨的巴比——老年妇女表演的古老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活动。它包括不协和复调(diaphony),或称作shoppe复调和古老圈舞,以及为年轻女子举行成年礼的仪式活动(lazarovan)。

不协和复调属于歌唱复调类型,旋律由两声部构成,一个声部称为izvikva,意为大声叫喊,另一声部称为buchi krivo,意为起伏的低吼。其它歌手保持单一的持续低声,他们与领唱歌手的旋律音,形成一对二或一对三的对位。身着传统服装的舞者,通常互相搭着舞伴的腰或腰带围成圆圈,按逆时针方向轻踏慢舞。由于歌曲和仪式目的的不同,舞蹈结构中会有数种变化。这一表演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和舞蹈在节奏上的错位。

身着传统服装的舞者,通常互相搭着舞伴的腰或腰带围成圆圈

身着传统服装的舞者,通常互相搭着舞伴的腰或腰带围成圆圈

虽然这种复调歌唱的社会功能在20世纪业已变化――现在主要在舞台上表演――但比斯萃萨巴比仍被视为区域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和促进年轻一代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申报书强调,比斯萃萨巴比属于少数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复调音乐,而比斯萃萨村则是保加利亚将这一文化表达形式保存并传承了数百年的最后几个地区之一。为此2005年比斯萃萨的巴比肖普鲁克地区古老的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习俗的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责任编辑:高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