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主动适应新常态的若干思考(2)

江西:主动适应新常态的若干思考(2)

摘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经济状态。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媒体形容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相对西方国家的低增长、高失业、高债务的特征,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则独具特色,表现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新特征。

多挑战。适逢“三期叠加”,面临诸多挑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又一重要特征。我国适逢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主要风险有:台阶式的减速风险,世界上有36个国家及地区经历过高增长,其中34个高增长之后呈现台阶式减速。新动力不确定性的风险,原有动力弱化了,新动力能不能及时形成?产能严重过剩的风险,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必然带来阵痛,处理不好甚至可能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是历史之必然,是经济发展规律之必然,同时又是向新的更高阶段发展的重要转折和战略机遇。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的本质要求,高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持续健康方向发展。

主动适应新常态,尽快把新常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常态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反映了中央对当前经济时局理性研判和战略意图,也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新常态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此务必保持清醒认识和坚定信心。主动适应新常态,需要有更多的智慧与谋略,也需要作更长远的谋划与布局。要尽快形成共识,抓住战略机遇,全面作出部署,把经济新常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明确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精确把握战略设计、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大环节,使其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贯彻始终,见到实效。

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保持经济的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们要的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追求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发展,也不能在经济发展上无所作为。要保持战略定力,冷静理性,不急不躁,顺势而为;要坚持底线思维,沉着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力求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要积极主动,开拓创新,尽力而为,把主动适应新常态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要抓住关键、盯住重点、破解难题,发挥好政策协同效应,增强市场信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鉴于目前经济下行的主导因素是结构性与有效供给不足,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就应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在关注需求端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端政策。只要跳出用凯恩斯需求决定增长的分析框架,从供给方面着手,就能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短期来看,有效需求决定经济增长,就中长期看,有效供给决定着经济增长。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应从关注需求端的“三驾马车”逐步转向关注供给端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深化改革这“三大发动机”。同时,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改革思路。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