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常态思维”看待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4)

用“新常态思维”看待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4)

四、树立“新常态思维”和平常心,需要实现思维方式的三大转变,处理好宏观调控的三大关系

一是从单纯的速度思维转变到阶段思维,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与效益(包括结构、质量)的关系,更多地关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调控目标的选择上,把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结合起来,避免单打一的速度观。具体说来,在调控指标的选择上,还应从刚性思维转变为柔性思维,比如说在2015年可将GDP增长速度划定在6.5%到7.5%之间或者7.0左右,这就比某一个固定指标更为柔性和主动。

二是从单纯的调控思维转变到演化思维,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规律与主观调控的关系,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顺势而为,循规而行,恰当调控,在调控依据的确定上,探索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趋势,避免主观盲动性。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首先要把握住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在信息化时代,工业化必须是以信息化引领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必须是工业化、信息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农业现代化也要以工业化信息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引领的新四化融合发展,既是经济规律客观要求,未来发展大势所趋,也是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未来经济活力所在。因此,一定要树立信息思维,放眼信息社会和信息文明,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并用之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开发和释放信息红利。

三是从单纯的行政思维转变到市场思维,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准确地实施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更多地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在调控手段的运用上,过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尽量减少和避免行政手段。具体说来,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现代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结合依法治国的实施,树立法治思维,把做好完善市场体系、加强社会经济治理基础建设当作各级政府的战略任务。目前,特别要抓好公民信息制度建设、包括公民信用制度和公民财产制度等。还应结合数字化、证券化发展趋势,实施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治本之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