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俄经济融合的战略升级

深化中俄经济融合的战略升级

过去十多年间,中俄经济融合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双边贸易、资金流动和人员交往等因素的综合带动效应,其中,双边贸易、资金流动因素在促进两国经济互补性尤其是资源互补性的有效实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长期来看,这种依赖两国自然禀赋的互补合作存在稳定性不足且可持续性差等内在缺陷;另外,投资合作进展缓慢,直接投资规模不大,证券投资占比微不足道。这种状况的持续存在必然限制中俄经济融合水平的进一步深化。中俄要优化贸易投资结构,以互补性为合作的基点,多维、高层次战略合作才能为经济融合提供持续动力。这就要求两国的经贸合作在兼顾眼前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要放眼长远利益,才能实现双赢局面。为此,深化中俄经济融合,需要从战略层面做出调整。

完善战略经济合作机制策略

与中俄两国日趋成熟的政治关系相比,双方经济领域合作机制并不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经济融合进程。中俄作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彼此的利益交汇点也会增多,同时也会产生某些相互竞争的局面,仅仅依靠每年一次总理定期会晤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完善经济合作机制来推进中俄两国的经济融合是最基本、最现实的选择。创新经济合作机制,就是要在充分发挥现有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和中俄副总理级能源谈判机制作用基础上,尽快启动中俄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建立战略经济合作贯彻落实的长效机制,实现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的战略沟通。通过完善战略经济合作机制,有助于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对已有框架协议的落实和实施,推进两国经济的前瞻性和务实性合作。近期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各方企业开展高效的经贸合作。第一,继续强化在海关和质检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创造区域内便利化的通关环境。第二,促进交通运输合作发展,实现便利运输。第三,解决中俄人际交往中人口流动问题。第四,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注重非资源领域的合作。第五,创造条件推进本币结算的制度性约束以及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有实质性进展。

从战略合作层面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

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能够为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并提升贸易投资规模提供重要保证。中俄作为地理上相邻的两个国家,其空间经济联系程度日益加深。早在2009年,绥芬河市就被国家列为建设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试点,随后满洲里、黑河、珲春也不同程度地加快了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和实施进程,但直到今天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依然进展缓慢。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两国国家间战略层面的升级和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跨境运作的复杂性和主权让渡的敏感性等阻碍因素。也就是说通过国家层面的战略升级,能有效解决因主权让渡和共享所产生的边境管理制度对生产要素的阻碍,有效协调两国产业规划、标准一致化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并尽快在两国合作中达成一致,以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合作递增收益。

主辅式复合型国际产业合作策略

主辅式复合型国际产业合作策略从中俄经济合作战略需求出发,力图厘清两国诸多产业合作领域的主次分别,为更有效地开展务实合作提供明确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选择能源和科技两大行业作为支撑点,以这两个行业发展为核心辐射三大产业,依据辐射带动效应和产业关联度,在每个产业中选择核心推动行业,这些重点推动行业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最佳切入点。主辅式复合型国际化产业合作策略,旨在构建“梯型”国家化的产业集群,在中俄地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以支撑行业为先导,以重点推动行业为支撑点,以跨国大项目的实施为纽带,相互交流,相互辐射,构筑具有地方特色、带动能力较强的区域经济综合体,使之成为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推行本国货币国际化战略

长期以来,中俄贸易中卢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需要通过美元进行换算,不仅汇兑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由于两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成为阻碍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壁垒。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和俄罗斯政府都试图推动两国货币结算的便利化,中国启动了对俄本币贸易结算,俄罗斯多次建议中国以卢布结算油气等大宗商品交易,但效果并不明显。目前,中俄贸易本币结算仅局限在规模不大的一般商品,油气等大宗商品一直在使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和卢布都无法成为两国贸易的计价货币。其原因在于两国存在本币结算的制度性约束,需要加快或完善本国金融体制改革才能实现根本性解决。从中方金融体制看,为了保持稳定国内金融体系,中国主要通过对外贸易渠道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资本项目开放较为谨慎,这一制度安排使得人民币证券投资功能不足,由此限制其他国家大规模储备人民币,致使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无法在大宗商品贸易中打开局面。人民币投资渠道的缺失是影响中国对俄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大的重要制度障碍。俄罗斯通过金融制度改革,推动了卢布及卢布资产国际化进程,能够为中俄贸易的卢布结算提供便利化,但俄罗斯证券市场的不稳定让中方敬而远之。当前中俄两国通过货币互换的方式推动本币结算,这种方式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汇率风险,但无法在对外贸易中大规模实施,属于推动中俄贸易本币结算的权宜之计。中俄双方只有加快或完善金融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本币结算的常态化。

目前,两国需要实现多层面的金融战略合作。一是对等发行卢布、人民币国债,相互认购;二是向俄罗斯商业银行提供人民币贷款;三是继续扩大两国货币互换规模;四是允许具有增长潜力的俄能源、高技术企业到中国A股上市,增加对俄罗斯证券投资;五是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双方银行互设金融分支机构,拓展本币业务发展,尤其是为各种跨国项目进行本币融资;六是推进中俄开发银行组建,为两国各种跨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本币融资支持。此外,利用我国资本优势,扩大对俄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

多边机制下的战略协作策略

中俄在高度重视双边合作的同时,在多边磋商与合作机制框架内协调互助谋求发展,成为适应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中俄尤其要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以及国际金融体系建设上发挥作用。重点是实现中俄—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升级,深化中俄经济融合规模和范围,这也是我国开辟、深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的战略措施。当前,要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积极推进成员国的沟通对话,中俄两国应发挥组织内大国领导作用并且敢于担当和承担责任,具有战略眼光推进一体化进程。近期目标是启动战略性对话,在资源、金融、市场、投资领域签订战略协议,远期目标是建立中俄—中亚更为紧密的跨境自由贸易区。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应采取非均衡的重点突破战略,层层推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