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决心(2)

坚定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决心(2)

摘要: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体制改革作为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准确把握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积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人民法院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承担着重大职责使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事业中应积极作为。

一是要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法院要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不断促进法治中国建设。因此,人民法院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作用。要依法严惩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严厉打击和抑制犯罪分子及其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依法审理好改革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案件,积极规范市场竞争规则、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科技文化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增强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前瞻性,对改革反映到司法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司法应对,适时调整司法政策,依法保障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推进。

二是要坚持公正司法,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因此,人民法院要切实担负起维护公平与正义的神圣职责,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高效地办好每一起案件,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公正审判,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落实办案质量责任制,确保案件质量不打折扣。

三是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对公平正义要求日益强烈,对法治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人民法院要不断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举措,改进司法工作作风,拓展司法公开平台,通过加强诉讼服务窗口建设、诉调对接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及12368诉讼服务平台建设等,切实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六难三案”问题。要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完善人民法庭工作机制,强化对人民法庭的工作指导和工作保障,优化调整人民法庭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网络,切实满足群众方便诉讼的需求。要加大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力度,努力让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