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四关”引导领导干部敢于担当

严把“四关”引导领导干部敢于担当

摘要: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将“为官不易”当作“为官不为”的借口,热衷于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甚至是出现违法乱纪,乱用权力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惩处力度不够,监督制度失灵,对不作为干部缺乏应有监管,惩处手段匮乏,威慑力不足造成的。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干部队伍存在的“四风”问题下重拳,用重典,对党内不正之风,不廉干部进行了严肃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净化了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及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力度的不断加强,个别领导干部将“为官不易”当作“为官不为”的借口,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要想彻底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必须严把“四关”培养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意识,防止领导干部“为官不为”。

严把培养关,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讲担当,除了增强领导干部自身素养外,还要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在坚定信仰、追求真理、敦品立德,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上下功夫,不断健全严肃、认真的党内生活秩序,充分利用好党内民主生活会的有利平台,引导领导干部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自我剖析,自我改正,在党内形成讲原则、敢担当、敢负责的良好政治氛围。要将党性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担当教育等内容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当中,并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干部在线学习等教育平台,持续抓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培训,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切实解决当领导干部为什么要担当、怎样做才能担当的问题,增强他们敢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提高他们运用全球化视野、现代化思维谋事创业的能力,以及依法行政、服务群众、推动工作有效落实的能力。要引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深入基层、经济建设一线砥砺品质、提升能力,引导他们向群众学、向实践学,锻炼他们敢于担当的本领和勇气。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舆论媒体,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担当、奉行担当的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那些勇于坚守原则、善于开拓创新、敢于动真碰硬的“实”干部,宣传那些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总是冲锋在前的“傻”干部,宣传那些一心为党、全心为民,从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干部,推动社会上下向他们学习、为他们喝彩,最终形成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良好社会环境。

严把选任关,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选什么样的人是风向标,用怎么的干部是指南针,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使用干部时,必须严格遵守用人纪律,带头落实选拔程序,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要将那些踏实肯干、业绩突出、敢于碰硬、勇于担当、诚实守信、品格高尚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将那些作风漂浮、弄虚作假、因循守旧、碌碌无为、以权谋私、拉帮结派的干部尽早剔除出干部队伍,要把“好干部”用好,让有担当、肯干事的人靠前站,只会“做人”的人靠边站,尽力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同时,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完善选拔任用机制,从多层面、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防止简单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取人用人,要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让思想作风好、能力素质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适时得到提拔使用,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选拔任用制度,让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民主、越来越透明。要树立注重基层、注重实践导向,优先从基层、经济建设一线选拔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干部,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识别和使用干部。要建立健全激励关爱机制,对敢于担当干部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误解,多一份指导、少一份指责,最大限度地给予照顾,做到有事必问、有难必帮,让温情氛围熏陶出的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严把考核关,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考核是无形的“指挥棒”,是干部作风的“风向标”,有什么样的考核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和发展模式。新修订的《干部条例》明确提出要“防止单纯以GDP增长速度评定工作实绩”,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民主推荐程序,不能被“民主绑架”,简单以票、以分数取人用人,并明确要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走出“四唯”误区,让干部考核工作更富科学性、更有针对性,逐步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坚持用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考核评价干部,形成既看经济建设情况,又看事业发展情况;既看工作完成情况,又看干部发挥作用情况;既看当前工作显绩,又看未来发展潜绩,并综合各方意见,加以研判分析,以准确考核评价干部。要坚持在日常工作中接触了解干部,把考察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用在日常,要全方位、立体式、深入化了解干部日常工作表现和道德品行情况,并记入干部日常考核管理档案,作为日后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要时刻关注那些讲原则、敢担当的干部,关注那些勤奋敬业、埋头苦干的干部,关注那些公道正派、廉洁干事的干部,不能让老实干事的人吃亏,不能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要坚持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突发事件中考察识别干部,看干部面对重大原则问题是否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能否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不敢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能不能坚持原则、敢抓敢管。

严把监督关,向为官不为干部“亮剑”。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将“为官不易”当作“为官不为”的借口,热衷于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甚至是出现违法乱纪,乱用权力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惩处力度不够,监督制度失灵,对不作为干部缺乏应有监管,惩处手段匮乏,威慑力不足造成的。针对上述原因,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进一步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慵懒散软”等不正之风、不良行为的惩处力度,实现治庸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对在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放弃担当、逃避责任的领导干部追究问责,使敢于担当者昂首阔步、不敢担当者无处推诿。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加大干部监督管理力度,扩大干部监督范围,创新监督检查手段,建立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地监督检查领导干部担当表现,使不敢担当者无所遁形。要进一步扩大上级领导、本级同事、服务对象、社会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范围,形成“天网”效应,使弄虚作假、投机钻营者没有机会,不学无术、滥竽充数者没有舞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者必受惩处。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