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世界文化遗产——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马拉柯什位于摩洛哥南部大西洋和黑海之间的大阿特拉斯山脉脚下,地处豪兹平原上的坦西夫特河的一条支流河畔,有“南方的珍珠”之称。充满生气的阿拉伯人聚居区有着给人印象深刻的建筑, 如墙壁、 纪念门和一个有着七十七米高尖塔的库图比亚(Kutubiya)清真寺,以及萨第安(Saadian)墓和有特色的老房子。1985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马拉柯什城是穆拉比兑人于公元1071年至1072年建立的,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马拉柯什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该城的影响力遍及整个西部穆斯林世界,从非洲北部一直到安大路西亚。马拉柯什城中还保留着几个从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遗迹,包括库图比亚清真寺、居民居住区、城墙、巨大城门、花园等等。此外,城中还有一些后期建造的伟大建筑,如邦迪阿宫、本·尤素福穆斯林大学、 萨阿迪墓、数处宏伟的宫殿和民居以及真正的室外剧场——雅马埃尔法那广场。

马拉柯什位于摩洛哥南部大西洋和黑海之间的大阿特拉斯山脉脚下

马拉柯什位于摩洛哥南部大西洋和黑海之间的大阿特拉斯山脉脚下

马拉柯什的历史

以侵略扩张著称的穆拉比兑人于公元1071-1073年建立了马拉柯什阿拉伯人聚居区。这时,他们已经控制了撒哈拉西部的交通要道。穆拉比兑人为他们新的聚居区修建了城区和堡垒,在城区周围种上了棕榈树丛。

公元1147年,莫哈底斯人从穆拉比兑人手中夺走了马拉柯什。他们是柏柏尔教派(编者注:柏柏尔教为回教的一个教派)的信奉者,利用宗教势力摧毁了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把它发展成了一个享有盛誉的都城。莫哈底斯人延伸了城墙,用新种的植物重新划定了居住区的范围。这一阶段是马拉柯什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公元1269年,柏柏尔人的另一部落马里尼兹人从高原下迁,占领了非斯,把它作为自己的都城,之后又征服了马拉柯什。在马里尼兹人占领的这段时间内,马拉柯什虽然又有所发展,但阿拉伯人聚居区已经几近消失。

公元1510年—公元1659年,马拉柯什处在萨阿迪王朝的统治下。在这一时期,马拉柯什再度成为都城,重新繁荣发展起来,直到1659年马拉柯什被另一个民族占领。

马拉柯什城是穆拉比兑人于公元1071年至1072年建立的

马拉柯什城是穆拉比兑人于公元1071年至1072年建立的

责任编辑:宋丽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