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也具有当下的时代性,传统与现代的兼容并蓄是核心价值观之于文化历史观和文化现时观的体现,也是其在时间刻度上对于文化发展的思考与理解。实际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因应时代发展创造的先进现代文化。一方面,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发展的根基与灵魂,只有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找寻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另一方面,现代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充盈的动力与推手,只有立足先进现代文化,才能汲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倡导,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其本身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深刻烙印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也清晰显现着其时代脉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融入,表明我们对于自我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自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唯有基于自身文化基因的发展与创新才可能坚实强大。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中吸收优秀成分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和价值认同,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传统文化其生命必将更加灵动。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繁荣,这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然之思,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创新
文化对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今时代,注重文化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既要继承发扬本土优秀文化,又要注重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共同助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开放的文化情怀和开通的文化心理,既不能固步自封、盲目自大,也不能崇洋媚外、迷失自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外来文化的借鉴吸收,一方面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觉与自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从而更好地引领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文化,显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与自强:在充分挖掘本土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对待国外先进文化不是拒斥而是吸收,不是否定而是借鉴。
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对全人类自由、平等文化的借鉴吸收与升华重构。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社会层面处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中位,具有上接国家下衔个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建设需要格外着力之点,不能因为倡导自由平等而看淡公正法治,也不能因为提倡公正法治而无视自由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层面上实现的文化创新,在于以开明的姿态和开放的胸襟来对待本土优秀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并进行睿智的遴选和正确的选择,使得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得以和谐共存。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展示文化魅力的内在诉求。从根本上来说,文化创新并不意味着从头再来,更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一种传承、接续、改造和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层次上表现为三个维度的文化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使其获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也唯有创新方能赢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和切实践行。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