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反腐比行政反腐更复杂
新京报: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4年后,有超过20位国企一把手因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随着反腐的深入,国企领域的反腐风暴也愈演愈烈。你怎么看待国企领域的反腐?
陈少强:从全社会角度来看,腐败是一种现象,是制度不完善情况下的必然结果。我觉得国企领域的反腐比行政反腐更难。
新京报:为什么会更难?
陈少强:在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对贪污、挪用和受贿的界定很清楚,追查起来也更容易。
但国有企业的腐败更加复杂。首先,这和国企高管委派制有一定联系,国企的领导者认为他是向上一级组织负责,而不是向全国人民负责。第二,这和经济规则有关。国企领导者认为在企业中,可以将消费支出算作企业成本的一部分,所以你见过哪个国企有“三公经费”一说?第三,也和职务消费制度的不完善有关。职务消费和生产性经营容易弄混,典型的就是吃饭问题,吃饭是消费行为还是经营活动一部分?就像媒体报道说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一顿饭好多万,也许他认为这一顿饭能带来几个亿的收益。第四,企业和政府联手。
新京报:这个联手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少强:这是一种利益的联手。比如,地方要发展经济,它有多种方式,比如将本地不太好的企业进行收购。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价格和股权,这里存在高估和低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官员容易干预市场。若政府与企业有关,它会让企业被高估,进而从溢价中获得好处。
还有国企高管出让自己企业的问题,国企内部关联方交易的问题。关联方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的方式,极具隐蔽性,监察成本很高,导致国有资产变相瓜分或流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